四川农业大学以“生活重建、生产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为地震灾区老百姓“住宅上档次、生活上水平、产业上台阶”而不遗余力——
◆ 棚花村堪比“国外风情小镇”
4月18日,记者来到绵竹市棚花村一家生意兴隆的农家乐。绿意盎然的李树下,三五成群的客人正在有说有笑地聊天、喝茶、打牌。
鲜天全是这家名为“鲜李园”的农家乐的主人。他告诉记者:“地震后,环境打造好了,房子也全是新修的。这些都是川农大教授们帮忙弄起来的,是灾后重建的成果,客人都愿意来看看。”
“据不完全统计,当地村民收入比地震前人均增收860元。现在,棚花村的旅游接待能力比震前提高了30%。” 绵竹市科技局局长周静说,“这一切与四川农大专家们的帮助分不开。”
棚花村堪比“国外风情小镇”,家家通公路,户户绿树环绕,每一座房子都是精美漂亮且风格迥异。记者看到,每一家的门前都有垃圾桶,而且区分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陈其兵告诉记者:“村民刚开始不适应,慢慢地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这样的农家院子目前已完成600余户,且经历了2009年度5.3级地震的考验。”
随后,记者来到一位农民的家里。屋里养着獭兔,院子里有沼气装置;屋外种植了一大片猕猴桃,桃树之间是茂密的绿草。四川农大园艺学院院长汤浩茹介绍说,兔子的粪便用于沼气,沼气的剩余物为种植猕猴桃和草料施肥,草料用来喂养獭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
绵竹棚花村只是四川农大科技助推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3年来,四川农大专家教授发挥科技优势,以“生活重建、生产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为灾区老百姓“住宅上档次、生活上水平、产业上台阶”不遗余力。
◆“灾后重建,农民有了住的,还要有干的!”
都江堰市崇义镇焦家院子灾后重建点保持了川西林盘特色,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样本。崇义镇的灾后重建规划就是由四川农大专家完成的。
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多更好地挣钱?
四川农大专家们带来的不只是住房条件的改变,也不只是相对集中的住房模式,更重要的是勾画出了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蓝图,让当地农民“不仅安居,而且乐业”。
“灾后重建,农民有了住的,还要有干的!”四川农大党委书记邓良基对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变。“今后的农民可以当工人,还可以收土地租金,可以搞农业产业自己当老板。”
四川农大帮助都江堰市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总体规划》提出打造“223”工程,即两个主导产业——优势种植业(优质粮油、优质猕猴桃、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和乡村旅游业;两个配套产业——特色种植业(中药材、高档茶叶、花卉苗木)和生态健康养殖业(生猪、冷水鱼);三个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市场物流和体制机制创新。
根据规划,都江堰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投资总额超过120亿元。到2012年,预计都江堰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3.6亿元,乡村旅游业总产值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
◆ 不仅仅是一项项的技术、新品种,更是产业模式的转变
“同是种梨,专家指导的就是长得好,不服都不得行哦。”安县农民王国文对四川农大的专家佩服万分。
四川农大园艺学院汪志辉等专家手把手教给他一项技术——高密度“V”字形梨园建园与标准化栽培技术。这项技术让梨园的产量能从以前的每亩4000斤飙升到6000斤以上。
“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技术、“大棚莴笋—甜玉米—秋辣椒”栽培模式、“大棚莴笋—西瓜—秋辣椒”高效栽培模式……这些四川农大专家带来的新技术、新名词逐渐被老乡们熟悉。“竹根姜”、“川农泡椒1号” “爱甘水”早熟梨……这些川农大专家推荐的新品种也越来越受到老乡们的追捧。
而对于安县特色优势产业——蛋鸡养殖来说,四川农大的专家带来的就不仅仅是一项项的技术、新品种,更是一种产业模式的转变。
地震前,安县蛋鸡养殖规模达到120万只,是其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大地震给蛋鸡产业带来严重损失,受损蛋鸡40万只,蛋鸡产蛋率由地震前的90%以上骤降至60%。四川农大专家们第一时间赶到安县,为安县打造“四川养鸡第一县”出谋划策。如今,在安县柏杨村的花园式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封闭式环境控制、先进的内部监控设备,处处彰显出现代化的气息。在它的带动下,目前全县蛋鸡养殖规模已恢复到270万只,远超地震前规模和水平。
对四川农大的专家来说,服务灾区灾后农业重建不仅是自己的责任,更是农业大学的义务。他们奔忙在支持灾后重建的路上,用科技之光点亮了一个个现代化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