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党员参与服务"三农"志愿行动

2011-11-03 09:09:05作者:江英飒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当前对青年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四川农业大学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省属“211工程”大学,也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农业高校,学校在办学中始终坚持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通过开展兴农支教等社会实践志愿者行动,走进农村,扎下根来,深入群众,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充实服务内容,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技下乡,服务农业第一线

  科技下乡活动是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党员的传统志愿者活动,每年学校99%的学生党员参与其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服务“三农”志愿行动,积极担当新技术新产品的义务宣传者、农业产业的义务助推者和农村信息化义务培训者,受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从1991年以来,全校共有十余万人次志愿者党员参与服务“三农”行动。仅2010年暑期,全校2500余名大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上交实践报告2400余份,参与率和报告上交率均达99%以上;全校由大学生党员带队组织的1091支实践分队分赴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州、县、乡镇调研农村情况,发放各种养殖、种植技术资料10万余份,组织科技赶场465次,举办农业生产技术讲座352场,培训群众两万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千余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智慧。

  义务支教,爱心温暖留守儿童

  早在2005年,四川农业大学的青年大学生党员在义务支教活动中就以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2005年暑假,近500名大学生党员组成25支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实践内容的志愿团队,赴全省调查留守儿童情况,联系内江、邛崃、遂宁等地的青少年组织,共同解决了留守学生的实际困难200余件,通过他们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江苏、浙江等地的一些企业家纷纷打电话来学校,要求结对帮助留守儿童。

  2006年,农学院学生党员常耀攀等同学在雅安芦山县铜头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时,被9岁的小王建(化名)的不幸遭遇所触动。抚养他的爷爷奶奶年岁已高,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患有精神病,母亲在他一岁时就离家出走。为帮助王建一家找回生活的希望,经过不断努力,常耀攀联系到雅安市精神病医院为王建患精神病的爸爸和叔叔进行了免费诊断,并远赴江苏找回了小王建失散8年的母亲。这一事迹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讲述》、《道德观察》、《人与社会》等栏目,四川电视台《真情人生》、《视线》等栏目,江苏电视台《人间》栏目,江西电视台《传奇故事》栏目,山东电视台《天下故事》栏目等多家媒体的专访报道。2007年,常耀攀等同学又赴名山县茅河乡留守学生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此次活动受到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的高度评价。

  责任使命:在学农爱农中强化

  作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党员,学农爱农的前提在于了解农民。在兴农支教的志愿服务行动中,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农业的现状,增强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学生党员看到了广大农村急需农业科技与农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和农民群众对农科大学生的期盼的眼神,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部分同学“学农无用”的错误观念得到了纠正。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行动,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他们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学会从实际出发看问题,把个人前途、价值取向同改革开放、农业需要结合起来,逐步从一个旁观者、评判者转变成为一个自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强化了责任感与使命感。

    新闻原址: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110/t20111019_458679.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