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频道)四川农大教师揭开水稻纹枯病神秘面纱

2013-02-01 10:38:26作者:张俊贤 吴晓颖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点击数:

  
  
  29日,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郑爱萍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李平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农大为唯一署名单位的论文“TheEvolutionandPathogenicMechanismsoftheRiceSheathBlightPathogen”(水稻纹枯病菌的进化和病原机制)刊发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据悉,该文为国际首次报道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测序成果,首次揭示其进化地位和病原机制。同时,也是首次对含有100多个种属的立枯丝核病原菌基因组测序,为研究该类病原菌与寄主互作、necrotroph类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制提供研究模式,可谓揭开了世界公认的难题水稻纹枯病的神秘面纱。
  纹枯病是世界上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与稻瘟病、白叶枯病构成水稻的三大病害。纹枯病易发于高温高湿地区,可使植株茎秆、叶鞘干枯至腐烂,引起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甚至植株倒伏、绝产。
  研究表明,立枯丝核病原菌R.solaniAG1IA是水稻纹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玉米纹枯病、大豆纹枯病的重要致病菌。但该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又具有多核、杂合、有性生殖退化等特性,病原机制复杂,人们对其病原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十分有限。目前,尚未发现高抗纹枯病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抗病育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上不得不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既增加生产成本更污染环境。
  郑爱萍等人的研究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R.solaniAG1I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出37M的全基因组框架图,基因组的杂合度为0.12%,检测到43,121SNP位点,并获得真菌中最大的146kb线立体完成图。6,156个基因注释到Pfam等四个数据库,其中257个基因注释到致病因子数据库PHI中。与担子菌类和不同类型病原菌比较基因组发现,其具有特有的致病基因家族和功能蛋白。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确定了其在担子菌亚门独特的进化地位,以及重复序列对基因组进化的影响。分析表明该病原菌并不具有庞大的碳水化合物水解酶家族,却具有独特的水解酶、吲哚类生物碱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酶以及相关的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等致病相关决定因子。通过病原菌侵染寄主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分析,构建了致病因子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预测到未知致病相关功能基因。从预测到的234个侵染早期高表达分泌蛋白中,经验证获得三类与寄主水稻、玉米、大豆互作的新型效应因子,揭示了效应因子的寄主专化性、快速群体进化和正向选择特性。用分离到的效应因子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感鉴定及遗传群体分析,初步筛选到抗感明显的种质资源。同时还预测构建了水稻纹枯病的致病信号传导途径,以及bipolar有性生殖方式。该研究成果基于基因组水平对致病决定因子的分析揭示出水稻纹枯病菌广寄主寄生生活方式和独特病原机制。
  该研究是继稻瘟病菌之后又一个从基因组水平全面解析病原机制的水稻真菌病害,为全面认识此类具有多融合群、多核杂合的重大真菌病害具有重要意义。该基因组框架图是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运用多种组装技术并通过Sanger方法验证的具有高质量的真菌基因组图谱。该研究新型效应因子等的发现和研究将为水稻、玉米和大豆农作物纹枯病抗性种质的发掘、创制和应用以及病原菌-寄主互作新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闻来源: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3-01/30/c_114555894.htm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