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送别最像农民的院士
“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周开达前日去世
昨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旁,一间低调布置的灵堂门前,花圈花环密集成了花海,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的悼念之所。
前日上午,周开达因病医治无效在川大华西医院去世,享年80岁。今日9时,周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都江堰殡仪馆举行。
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难题,培育出增产30%的杂交水稻;创造出320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成就辉煌如周开达,他却一生未脱去过农民的质朴,一世未淡化过对田地的深情。
朴实的他
“田间地头的农民”
是他经典的形象
周院士的家,在川农大的三层独院“院士楼”里。这座2001年竣工的“别墅”,屋内摆设简单,家具陈旧,只能用朴实来形容。这个家,周开达却一天也未能住过。
在屋中,周开达的妻子、81岁的李仁恕一边摩挲着老伴的照片,一边陷入回忆。2000年6月的一天,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周开达第一次去北京参加院士大会。正当他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时,突然倒下。从此后,周开达便住进了医院,卧床与病魔抗争13年直至前日逝世。“如今摆脱病痛,对他也是种解脱。”李仁恕说。
李仁恕说,周开达入院前,二人一直住在校园里一栋筒子楼中。而这2001年竣工的新家,“他就是没有福气住”。“也没啥”,她说,老伴生前朴实惯了,“像个老农民一样,只喜欢埋在田间地头,哪有心思享受”。
周开达的学生李平用“奥特曼(out man)”来形容师父。如今的李平已继周开达之后接任川农大水稻研究所的所长。“老师就是这样,对于生活从没有过要求,但凡能将就的东西,他就觉得已经很好了”,而在他心中,老师“穿着破旧的老头衫、搭着湿漉漉的白毛巾,弓着黝黑的背在土地间摆弄禾苗”的这一形象却难以抹去。
敬业的他
3个孩子降生
他只能家书问候
“知道他为什么学农吗?”李仁恕说,那是因为周老小时候遇过饥荒挨过饿,他想让所有人以后都能吃饱饭。
带着对科研工作的一腔热情,周开达自与李仁恕结婚起,就常年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埋头在科研里。在那个时代,二人靠书信联络感情,“我们那时老实得很,写信从来只谈工作,互相鼓励,一句谈情说爱的话都没讲过”。1956年二人举行结婚仪式,1972年李仁恕调至周开达工作的雅安市,16年里,周开达甚少出现在家中,连三个孩子陆续降生,他也只能寄来家书问候。“有一年过年前写信说要回来,给他留了肉和汤圆,过了些天他又来信说回不来了”。
一家团聚后,周开达对家庭的照顾也是有限的。小儿子周晓禾曾埋怨父亲,对儿子还不如对学生好。可他心里知道,“父亲是个不懂表达的人,他对孩子的爱其实很深”。
辉煌的他
四川首个农业院士
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当妻子、儿子在家中盼不到周开达的身影之时,周开达在实验室与田地中,已经孕育出了不起的成就。
1933年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的周开达,于1956年考上了四川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川农大的水稻研究所成了他长期奋斗的舞台。在这里,周开达的冈型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经过了十余年的研究,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四川推广。
一年后,在试点地区的水稻亩产已近千斤,平均每亩增产约30%。当时,周开达研制的冈型、D型杂交稻和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截至2013年,冈型、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等地,仍在广泛种植,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1999年11月,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的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四川第一个农业院士。次年,周开达在北京院士大会上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成为华罗庚之后中国第二个倒在讲台上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