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川农业大学认为重在如何走。该校坚持教育实践活动与灾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把群众路线走在灾区恢复重建的田埂上。
走进田间出力恢复重建。学校依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内容,紧密结合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求,在充分调研雅安受灾情况基础上,科学规划,以“两创新(现代技术集成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带“三生”(生活、生产、生态)恢复重建,探索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组织10余次、选派50余人次专家教授深入田间调研、现场指导,走在灾区田埂上、站在农民心坎上为灾后重建献计出力。
联村帮户解决实际困难。联村帮户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课堂,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制定了联村帮户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帮扶内容、工作举措及责任单位。近段时间来,学校组织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相关院所及专家多次深入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开展联村帮户活动,帮助解决生活急需、生产急需、生态急需方面的具体问题,惠及15个村民小组1758户农户。特别是集中力量把极重灾区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作为核心示范区,打造先进实用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重建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家园,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灾后恢复与重建,引领灾后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恢复。
支教挂职提供智力支持。为托起明天的希望,学校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开展灾区义务支教行动。为帮助地震受损严重的雅安市雨城区金凤寺小学,学校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合协团队”卖菜分队,每天凌晨四点就从学校出发,前往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六点之前就赶往菜市场卖菜,只为了为贫穷的孩子们捐款,在为期六天的卖菜中挣得善款700余元,为金凤寺小学的孩子们买文具,捐现金,并为他们辅导功课。我校其他义务支教团队还分别深入重灾区宝兴县青少年宫、天全县第三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同时,还依据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及雅安市各区县产业发展实际,从非定向副处级领导后备干部中选派了4名业务骨干担任科技副(区)县长。
校地合作构建长效机制。学校注重对灾区的长效服务,既服务灾区的今天,也服务灾区的明天。目前,已与雅安市及各区县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坚持“政府主导、院校主体、科技支撑、公益服务”的理念,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核心,整合科技资源,实现公益化的农村服务体系、社会化的创业服务体系、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有机融合。如对接汉源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灾后重建与农业园区建设,在水果、蔬菜、畜牧等方面与汉源县建立务实合作。在与石棉县合作中重点在生态旅游、中药材及黄果柑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上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新闻来源:http://www.scedu.net/news/web/1376633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