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依托科技和人才优势,集全校之力,构建支持灾后重建的“直通车”,全方位助推“4﹒20”地震后雅安重灾村特色产业重建。
深入一线调研把好脉。通过深入调研,有效解决灾后“怎么建”的问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先后组织10余次专家教授赴重灾村调研产业重建,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深入田间院落听取村组及农户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方案。提出了“两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带“三生”(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恢复重建思路,选取了将旅游发展、农房建设、产业发展三者有机结合的重建路径。后来又进一步细化了特色生态村落建设规划等方案。
对接农户需求选好种。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户需求,在特色产业重建上首先解决“种什么”的问题。学校在联村帮户点——雨城区六家村,选址20亩,帮扶农户栽种油用牡丹,由学校提供优质种苗。通过20亩油用牡丹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六家村的产业发展。除此之外,还加大重灾村“宜香优2115” 水稻、“荣玉甜1号”玉米等新品种及优质红心猕猴桃、优质茶叶、优质二郞山鸡和天府肉鸭等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惠及农户600余户。
提供实用技术抓好产。学校在种植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着力解决农户“如何生产”的问题。采取“1+X”帮扶模式,即1名专家与多名农户结对子,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上百个。通过座谈、访谈、现场讲授等形式,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的培训,发放培训资料500余份,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广辟销售渠道叫好卖。学校在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上做好文章,着实解决好“如何卖”的问题。一是当好媒婆,积极为农户与企业牵线搭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二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对外宣传,扩大市场影响;三是构建“市场+协会+农户”模式等,提高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力。通过打好产品销售的组合拳,切实解决灾区农户的销售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