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人插秧今年成本涨到每亩270元
机器插秧省时又省力
5月8日,阴天。郫县三道堰镇程家船村,刚刚在水田里安家不久的水稻苗子迎风生长,还有更多的秧苗等待着被栽种到田里去。
在很规整的一块田里,姚启明开着插秧机“轰隆隆”驶过,一排排秧苗随之整整齐齐地在水田里立起。大约15分钟之后,姚启明负责的2亩5分地就插完了。9点钟出门,10点半不到,搞定了8亩多,预定计划完成后即打道回府。
姚启明为四川冠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总经理章成军告诉记者,今年一共租了程家船村1000多户农民的2570多亩地,有1300多亩拿来种水稻,全部通过购买服务进行机插秧。“机插秧的效率太高了,你也看见了噻。”
章成军算了一笔账:去年,程家船村手工插秧苗的人工成本就已经涨到每亩240元左右了,今年没有270元拿不下来,而且有时出钱再多都找不到人。而“机插秧一亩只需要100元。”
而且人工插秧的不可控因素太多,“适合插秧的日子就那么几天,错过了就错过了。”章成军说,在他们刚来程家船村搞耕种的2007年,还想尝试传统的人工插秧,但是太慢了,有的人干着干着嫌辛苦就走了。那年计划插秧近300亩,最后只完成了不到200亩,季节就过了。
从那以后,章成军下定决心进行机插秧。机插秧对育秧环境要求比较高,章成军专门建了200多平米的大棚和专业灌溉系统进行育秧。现在,章成军的秧苗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还销售给其他农户。“我们的秧苗售价每亩200元,可以栽80-100亩地,传统秧苗只能栽8-10亩。”章成军有些得意。
零散的自留地不得不选择手工插秧
7分地的活至少干上10小时
姚启明插秧的那块地左边,同样是2亩5分地,有10来个人跟他几乎同一时间开始工作,只不过,他们是人工插秧。先是把一簇簇秧苗抛在泥巴地里,然后撩起裤腿进水田,弯下腰板,一步一退,把秧苗一根根分散插好。姚启明收工的时候,他们只插完了近五分之一。
在郫县古城镇花牌坊村见到朱光辉时,他正在自己的7分地边上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急。朱大爷家里6口人共有7亩地,其中有5亩多地划给了合作社,自留地只剩下1亩多,他用7分地种水稻供自家吃。
朱大爷的7分田地已经打理就绪,只待插秧,他在焦急什么?
“你看嘛,我的地在最里面,外面那些地油菜都还没收,插秧机开不到我的地里来,只能自己插了。年轻的时候,我从早到晚干10小时,勉强可以插7分地。现在老了,肯定插不完。”朱大爷打算,如果一天插不完,就再多花上一天时间。
由于土地零散,机械不好操作,郫县很多农民都还是手工插秧。
如果土地适合,会选择机插秧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朱大爷犹豫了,他说,虽然手工插秧辛苦点儿,但毕竟不用花钱。如果机插,还要买专用秧苗,又是一笔费用。“本来就是自己种自己吃,累就累点,但不花钱啊。”
闲谈间,朱大爷还给记者摆起了自己的另一个打算。“明年我不种水稻了,在自留地里种点儿树,省事,还有经济效益。”朱大爷还物色到了一份新工作:去给章成军打工,当技术指导,每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这么辛苦,哪个愿意种地?都把地租出去了。在郫县,一亩地一年租金至少2000元,然后再做份工,赚得多还轻松。”朱大爷又说。
专家点评
发展现代农业告别“三弯腰”
□任万军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
“秧好半年粮”。育秧、插秧是“双抢”时节最重要的一环。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育秧插秧累弯腰”。农民每插一株秧就要弯一次身,一次次向大地的叩首才换来一点点新绿,一步步往后的腾挪才换来眼前的生机。除了感慨农民的不易,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农民兄弟们从泥泞湿滑的田坎里解脱。
现代农业应该高效快捷、大路向前,而不应该是繁重劳累、步步后退。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告别育秧、插秧、收获的“三弯腰”时代值得深思。
新闻来源: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4/05/09/20140509643484084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