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大2014年停招3个专业和21个专业方向,新增3个本科专业。学校调整专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调整专业才更有利于人才培养?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完成了2014年专业调整。近年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非常频繁。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高校每年都会新增或撤销大量专业。学校调整专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调整专业才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根据社会需求增减专业
四川农大2014年招生计划显示,该校停招3个专业和21个专业方向,新增3个本科专业,共有87个本科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
该校今年专业调整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所有专业原则上不再设方向,一个专业只在一个批次招生;二是停办一些与学院主体方向相关甚远的专业,以及志愿填报率低、就业率不高、转专业人数太多的专业和名称高度相近的专业;三是学科性强的学院原则上不跨学科门类设置专业;四是参照全国农林高校惯例设置专业。
按照上述原则,四川农大将动物医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和农学院的生物技术专业转入生命科学学院,经管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转入商学院,等等。
“调整后,涉农专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四川农大教务处处长李天说,专业调整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从生源上看填报志愿的学生多不多,从就业上看学生是否能找到工作,其次还有学科发展与水平等。
李天说,之前学校的专业设置有些重复,与社会需求也存在一定的脱节,此次学校痛下决心停招一些专业。“原招收二本的部分专业调整进入一本招生,可能会面临一定风险,不过这也是对学校专业办学的检验。”
四川农大2012年新增7个本科专业,2013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新增专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急需的、热门的、学生家长认可的专业学校要多办。目前,工科类专业比较红火。”李天介绍说,2014年该校拟订申报的新专业有审计学、资产评估、国际商务等。
专业调整有利于人才培养
“专业调整后,将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分类培养。”李天说。例如,此前一本茶学专业有茶文化方向的二本专业,培养面较窄,现在不设方向后,培养面更加宽泛了。
四川农大按照“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思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性质、生源批次及就业状况等为依据,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类型:本硕连读专业、国家级或重点学科并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覆盖的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多数一本和部分二本的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应用性强的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自2011年以来,四川农大分类培养效果显著。本科学生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逐年增加,影响因子不断提高,各类优秀学生层出不穷。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汪洋,以全球学生最高分通过2012年度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全科考试,因此获得格伦·萨纳姆博士学生奖,该奖每年全球只有一人获得;资源环境学院学生梁雪婷,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停招专业对教师影响不大
四川农大专业调整涉及3个校区的诸多学院,因专业方向停招造成部分教师可能没有专业课上。对此,该校校长郑有良表示,决不让任何一个教师因此受影响,学校可对停招专业(方向)实行专业补偿。
“从长远来看,专业调整是必要的,可以进一步理顺专业关系。”四川农大商学院院长吴秀敏说,此次专业调整,商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转入文法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商务数据分析方向)专业停招,英语专业和数学专业的教师们没有了专业课,但学院已做好妥善安排。
吴秀敏说:“英语和数学教师可以上公共课。此前由于教学任务很重,教师们很少有时间来钻研科研,现在课少了,他们可以抽出更多时间来搞科研。”
而政治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停招对专业教师的影响则不大。“学院专业教师长期从事马列理论课教学,公共课的任务重,都在超负荷工作,专业停招对教师们上课影响不大。”政治学院院长殷焕举说。
“专业调整是学校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李天相信,教师们会尽快适应新形势,投入到培养优秀人才的工作中。(记者 刘磊 通讯员 杨希)
新闻来源: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408/t20140829_59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