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30年科技扶贫纪略
大美四川,风光无限。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省会成都,经济文化发展迅猛,被誉为全国第四城。而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等老少边穷地区,尽管剑阁奇险、凉山冬暖、草原辽阔,但与复杂地理环境和美丽自然风光相伴的,还有贫困。与富庶的成都平原相比,在发展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到丘区,到山区去,到高原去,到最需要农业科技的贫困地区去!”这是川农大人响亮的口号,也是行动的写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川农大人心系“三农”,发扬“川农大精神”,不走寻常路,偏向深山行,深深扎根于贫困地区,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养、通过成果推广改变农业生产面貌、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产业合理布局、通过理论指导优化生产要素整合……正是在这些艰苦卓绝、坚持不渝的努力下,科技致富之花次第绽放,开遍四川山区高原。
专家倾情相守望农户收入增2倍
从高空俯瞰川陕交界处,但见群山耸峙、密林如织,这里是以贫困著称的秦巴山区。千年前,诗仙李白就此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当地老百姓更有这样一句慨叹:“脱贫难,难于上青天”。
秦巴山区覆盖广元、巴中两市。以巴中市为例,下辖的三县三区中的平昌、通江、南江三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32元。当地农民不仅收入低、脱贫难,而且返贫率高,每年返贫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5%。
或许是因为交通不便,或许是因为信息不通,或许是因为发展观念落后,或许是因为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或许是区域文化发展落后……贫困的诱因如同山里的老树一样数不清,但是有一点是关键中的关键——主导产业的缺失和落后。要科技扶贫,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产业在秦巴山区进行发展。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川农大人走遍了秦巴山区的山山水水,哪座山适合种药材,哪片林适宜养土鸡,哪块地适合种果树——川农大人不仅做到心中有谱,而且还做到脚下有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川农帮助秦巴山区完成了《巴中市山地种业创新规划》等各种规划数十个,引进四川科创医药集团等企业多家,共建秦巴山区中药材产业研究院等专家大院多个,推广南江黄羊标准化养殖技术等科技成果数十项,培训基层干部、技术骨干和农民数十万人次,对秦巴山区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全产业链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产业培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从养猪到养鸡,从种蔬菜到种药材,从圈养到散养,从完全跟随市场行情走到专注发展特色品种规避市场风险,每一次转型都要耗费数年。对川农大人来说,产业行情好了,他们要担心是否会导致其它区域效仿,又要考虑如何同其它区域竞争,还要思考产业发展远景;行情暂时差了,他们又要去跟不理解的农户、甚至基层干部解释,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有人不理解川农大人,说他们傻。有人曾经劝在“剑门土鸡”产业发展中贡献巨大的一位知名教授,说以他的学术水平,留在国外做理论研究的话,早就功成名就享清福了,何必牺牲心思在这么“土”的东西上面。然而教授却一笑了之,继续在田间、林下、鸡场等生产一线,给普通话都听不懂的农民们培训。也许在这些川农大人眼里,在树下用石子给农民比划的自己,要比国外大学课堂上挥斥方遒的自己,人生更加光辉灿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三十年来,秦巴山区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剑门土鸡等特色主导产业已初见雏形。2013年,广元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42元,巴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37元,距离国家平均水平已经不再遥远。
8年挂果变2年特色良种产量翻
乌蒙山区涵盖了四川省4市 (州)共计1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国家级贫困县总数三分之一以上。尤其是大小凉山彝区是全国最大的彝区,曾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直接进入新社会,是我省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2010年底凉山州有农村贫困人口54.21万,贫困发生率为28.1%,其中昭觉县和布拖县分别高达35.68%和35.58%,远高于2.8%的全国平均水平。其贫困范围之广、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扶贫难度之大、返贫现象之严重,全国罕见,要想找到一条脱贫之路是何其之难!
多年来,川农大专家和学子来往于学校与山区之间,在安宁河谷、在大瓦山中苦苦摸索,最终提出立足于当地优异的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 “名、特、优”农业产业的扶贫思路。川农大人重点围绕畜牧、农作物、经济作物等主导产业,以动植物良种选育和配套生产技术升级为突破口,为既具有乌蒙山区特色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川农大针对乌蒙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经选育并推广应用核桃、马铃薯、茶叶、大麦、绵羊等特色农业品种多达20余个,为乌蒙山区百姓发展特色农业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畜牧业方面,早自上世纪50年代始,历经川农大几代学子长期研究,培育出凉山州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凉山半细毛羊”,结束了长期以来当地需要使用外地羊种的历史。
农作物方面,90年代起开始在凉山州进行大麦的品种改良和高产示范工作,成功选育了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亩产量达到565.18公斤,比普通品种每亩可多收109.48公斤,增产幅度达到24.02%,农户亩均可多收入约400元。针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凉山马铃薯的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学校马铃薯研究中心进行了长期攻关。通过良种、良法、良制配套,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比全州平均亩产增产近1倍,直接促进了农户收入翻番。
经济作物方面,凉山州是四川省核桃主产区,现有核桃面积90多万亩,常年产量在3万吨左右,居全省第一。但是核桃树主要来自于实生苗繁殖,品种混杂现象非常严重,核桃果的大小、品质、风味等良莠不齐,很多核桃7年、8年仍然不挂果,平均亩产仅为全国的55%左右。为此,核桃科研团队自2000年起开始了核桃杂交育种的艰难跋涉之路,足迹踏遍了乌蒙山区所有核桃宜栽区域。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上表现卓越的川早1号、川早2号、双早、蜀玲等系列早实薄壳品种,达到2年挂果、3年投产、5年丰产,在乌蒙山区累计推广3万余亩,累计增产约60万公斤,增加产值2500余万元。
随着全省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随着乌蒙山区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这片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的沃土,将会因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而更具魅力,川农大人必将为之作出新的贡献!
虫草、牦牛加玛珈生态经济齐丰收
川西北高原,亘古不变。低洼的四川盆地往西,隆起耸入云霄的连绵群山。四季在这里依然流转,时长却大为迥异——春天从五月开始,而十月份冬天就已来临。与灿烂辉煌的文化、神奇秀丽的风光和独具魅力的民俗相伴的,还有着千年不变的贫穷。根据国家最新公布名单,仅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就分布着壤塘、黑水、小金、石渠、理塘、雅江、新龙和色达等8个国家级贫困县!
以理塘县为例,当2000年全国已经基本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时候,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95元,而处于人均纯收入625元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农牧民竟达7491户、40383人,分别占全县农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96.47%和96.75%——如此高的绝对贫困人口比例,可以说全县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藏区最贫穷落后,最需要科技扶贫,然而在藏区工作最难开展:恶劣气候增加了技术困难,语言不通形成了沟通障碍,地方政府财力的薄弱、龙头企业的缺失又导致了资金短缺——其它地区的扶贫经验在这里几乎失去了价值。这片美丽的雪域高原,似乎在拒绝着任何改变。
川农大人不畏困难。种不了水稻玉米,就改良青稞大麦;成果积累没有针对性,就从头钻研高原药材;农牧民不信任,就自贴经费无偿服务;没有企业主体,就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吸引资本投入。受限于过去的科研条件,川农大在高原特色产业方面技术储备不足,那就从头开始。
语言不通造成的沟通障碍犹如高原上的道道天堑,阻隔着科技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此川农大人想出了种种解决方式,有的和藏民沟通时就自费聘请翻译,有的积极依靠当地政府……而有的教授则干脆在招收研究生时重点照顾藏族学生,既为藏区培养了人才,又在工作中解决了沟通难题。
文化和信仰的差异所产生的不信任问题,是在藏区高原上进行科技扶贫的又一难题。不少藏民宁愿守着自己家的牦牛、守着大自然馈赠的礼物——虫草、贝母等高原药材过吃救济粮的日子,也不愿意相信能够让自己致富的新品种、新技术。为此,川农大人在进行过种种尝试之后找到了一种看似简单的方法——无偿扶助。无偿规划产业、无偿赠送种苗、无偿技术服务……以在理塘县推广玛咖产业的川农大中药材专家为例,在为甘孜州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培训时了解到藏区缺品种缺技术缺人才,专家主动联系地方政府奔赴理塘。理塘县城海拔4100米,是著名的世界高城。最初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当地基层干部、农牧民全都不愿意相信玛咖种植这个项目,于是专家们就无偿给观念较为开放的农牧民提供种苗,搞好技术指导,检测玛咖有效成分……一来二去,淳朴的藏民们不好意思了,高原玛咖规范化种植技术顺利得以推广开了。产量上去了,藏民们又担心销路问题,结果还没等他们急,川农大人就又主动帮助联系、引进大型龙头企业进驻理塘。今天,高原玛咖的规范化生产、精深加工和销售已经形成完整链条,“高原康巴”品牌声名远播,整个产业已经初见雏形。
更值得一提的是,川农大猪研究团队对高原藏猪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特色藏猪品种资源和选育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 《nature-genetics》(《自然-遗传》)发表。这项成果不仅为未来藏猪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甚至将会为人类解决肥胖问题提供终极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玛咖、不仅仅是藏猪,短短十多年间,川农大人研发出了高原早春蔬菜种植技术、高原养蜂技术、川贝母规范化栽培技术、大樱桃标准化栽培技术、高原花椒高效生产技术等多个适合在高原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模式,并在适宜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推广应用。同时,川农大人还帮助引进企业,将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藏区传承千百年的牦牛经济正在向多元化的特色高原经济转变。2013年,甘孜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5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牧区第一。
雪域高原依旧雄浑壮美,却不再拒绝改变,因为它懂得:贡嘎神山上飞过的雄鹰,也不如康巴藏区奔忙扶贫的川农大人勇敢;雪域高原滋润万物的雪水,恰似川农大人无私的胸怀。那一颗颗勇敢无私的心,是一座座更雄伟辽阔的高原。
后记
从1983年四川农业大学与成都市大邑县签订第一个校县合作协议开始,川农大社会服务工作已经走过了三十年时间。三十年光阴流转,多少学子成长为扶贫栋梁,多少教授学者为这块土地双鬓苍苍,我们已无需具体列出那一个个专家、教授、学子们的名字,他们就是川农大人,就是川农大精神的化身!我们坚信,在秦巴蜀道、在乌蒙群山、在雪域高原……在一切需要农业科技的地区,因为有这么一群“讲实际”的川农大人,农业全面发展、农民告别贫困、农村改变面貌的那一天终将来临!
新闻来源:http://dzb.scnongye.com.cn/shtml/scncrb/20141024/283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