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同样,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生也刷新了历史数据,达到39万余人。如何化解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
本报记者连线四川农业大学校长郑有良、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鉴,全国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侯一平,就此展开讨论。
到底难在哪儿?
期望值太高,满意工作不好找
在周鉴看来,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叠加矛盾。“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没有得到缓解,挤压了毕业生就业的空间。”
郑有良分析得更具体,今年受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用人单位需求量下滑,特别对加工制造、机械类、管理类等专业影响较大。
但令周鉴不解的是,大学生向他反映找工作越来越难,而他身边的一些企业却面临着用工荒。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周鉴发现,少数高校毕业生总想着留大城市、进大企业、找“好待遇”,不敢从事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更不愿到基层去。“还是期望值太高。”侯一平认为。
学生怎么办?
走创业创新道路
“不是工作不好找,就看你做不做。”王康建议,大学生要调整自己的择业观,放下身段,先就业再择业。
周鉴分析,目前我国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是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征。从积极角度看,挑战中蕴含机遇。“在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进程中,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就业容量大,发展前景广。”“专业冷热也是随着市场变化而起伏。”郑有良说,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以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到四川农大招聘农林类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数不降反升。
侯一平希望大学生们能重视总理报告中对“创业”的高度关注。大众创业、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有一系列扶持措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学校如何为?
告别“煮大锅饭”的培养方式
化解就业难,学校应该如何做?
“加大就业市场开辟力度是‘治标’,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才是‘治本’。”郑有良说,3月4日,雅安市商业银行与四川农大信息工程学院达成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合作意向,这是“治本”的一种方式。
周鉴认为,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要主动适应社会和企业的新需求,建立专业综合评价淘汰机制,对就业空间小的专业及时调整,甚至淘汰。“在人才培养上,适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对专业设置进行细分,而不是以往‘煮大锅饭’式的培养方式。”
校企合作不能只是学校一头热,王康希望用人单位、中介机构能主动走进高校,联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多部门联动,全社会一起来关注,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新闻来源:http://sichuan.scol.com.cn/dwzw/201503/1004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