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四川农业大学志愿者走进夹江年画:记录创新中的产业发展

2017-09-01 11:04:29作者:通讯员 袁梦遥 张诗钰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数:

  

    中国青年网乐山7月31日电(通讯员 袁梦遥 张诗钰 李超)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角的乐山夹江县,随着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这里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夹江年画便是其中的珍贵文化瑰宝之一。

  夹江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木版年画,与绵竹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2008年,夹江年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我们都是文化人从雅安出发,来到夹江,走近“夹江年画”,以期完善“不可不知的非遗之美——四川”的调研记录活动。

\

“我们都是文化人”实践团队在夹江年画研究所完成调研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梦遥 提供

  传承与保护

  来到夹江文化馆,夹江年画的非遗传承人张荣强正在做夹江年画的普及培训活动。

  培训班面向夹江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夹江年画,学习夹江年画,是这个非遗知识普及培训活动的重要目的。

  文化馆的活动室里,整整齐齐地坐了30多个小朋友,看到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热情高涨,张荣强特别开心,“其实培训班开班的时候,只计划了20个人的名额,但是一开班后,大家都闻讯赶来参加,培训班一下扩张了许多,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年画的喜爱。”

  据统计,这些孩子年纪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有16岁,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认认真真地听着老师授课,拿着手中的毛笔跃跃欲试。

  张荣强和其他老师悉心地指导着每个小朋友,教他们执笔,调出比例合适的颜料,再平涂着填充已经完成了线稿的年画。

\

夹江年画非遗传承人张荣强在给小朋友做培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诗钰 提供

  这种夹江年画的普及培训班并不是第一次开班,为了让年画更好地传承下去,夹江的非遗工作者们做出了许多努力,从政府到年画的传承人,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年画的传承工作中。

  据张荣强介绍,为了让夹江年画传承下去,夹江文广新局、文化馆联合夹江的职业中学,专门派学生到张荣强他们这些非遗传承人那里去学习如何制作年画。夹江年画研究所也随时向广大的年画爱好者敞开大门,为这些爱好者提供学习制作年画的机会。“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就愿意随时为他毫无保留地提供机会。”张荣强说。

  夹江年画在上世纪80年代几近失传,在前几年也曾面临过断层的危机。随着政府部门和年画手工技艺者的不断努力,夹江年画在最近几年参加了更多的展览活动,甚至走出国门。随省文化厅的组队到澳大利亚悉尼参加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欢乐春节”展演活动。

  非遗保护者与传承人们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推广传习方式,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走近夹江年画,了解年画,爱上年画,让年画的传承有新的曙光。

  艺术与技巧

  夹江年画研究所的老师热情接待了队员,并向队员细致介绍了夹江年画的整个制作过程。

  夹江年画作为木版年画,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便是作为印刷底板的木版雕刻。队员在夹江年画研究所碰上了夹江年画的非遗传承人殷老师正在制作单色的观音像年画木版,观音像已成功制作一半。

  殷老师手中转换着不同的雕刻用具,细细地雕琢观音衣袂上的花纹。殷老师说,这块木版的制作他已经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年左右,观音像的制作本就讲求细致,就算在完全没有干扰情况下这块木版也需要雕刻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

  除了木版雕刻,自然颜料的使用也是夹江年画的一大特色。“这是靛蓝、苏木红、槐米黄、黄丹……”研究所的邓老师细细为队员讲解着夹江年画制作所用的植物、矿物原料。

  为了维持夹江年画的颜色自然度,延长存放时间,夹江年画在今天也依旧坚持着使用自然植物和矿物制作的颜料,为了将这一制作方式复原,夹江年画的非遗传承人们不断地在学习,翻阅古籍,寻访老师,使得夹江年画在坚持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夹江年画的木版套印是制作年画的绝妙之处。在雕刻的木板上刷好颜料,再将为做年画特制的夹江特产的竹纸附到木板上,以棕衣制作成的帚子和擦子作为印画的工具。

  “一色一版,一版一色”,这是夹江年画的木板套色年画的印刷要诀。一般一副年画需要五六种颜色,就意味着需要雕刻好五六块木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在这一刻恢复了生机。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技艺在今天也始终在传统手艺者之间进行着传承。

\

夹江年画研究所段老师在制作年画木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超 提供

  创新与产业

  夹江木刻门神年画题材起源于明朝中期,至今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制作年画用的木版是从各地收集而来的,甚至还有清代传承至今的木版,通过研究古代年画复原木版、利用古时的木版复印年画等方式,夹江年画的精髓在这里一一复现,中国精美的传统美术艺术让人惊叹。

  从古时传承至今的年画,有一套固定的体系,尉迟恭和秦叔宝、明朝女将军秦良玉、神荼郁垒等门神的形象,成为了年画最常见的人物形象。

  对于现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来说,年画的工艺性很强,但是实用性就相对减少了。年画在传统的春节里畅销,但现在的人们却往往选择不贴年画,或者直接用印刷做的年画,因为便宜又简单。夹江年画的未来面临着困境,传承传统年画的制作工艺的同时,却打不开年画的市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政府与手工技艺者都不断做着努力。在研究所里,正中央的桌面上摆满了年画技艺制作的手绘桌布、葫芦、T恤……这是研究所结合着市场的需求做出的文创产品。

  “年画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传承下去,我们也是创新了好多产品,像这个家具里面(加入年画设计),还有你们看到的这些有年画的衣服、盘子……”负责人张荣强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向团队说到。

  在政府、传承人和民众的支持下,夹江年画拥有了更多形式的发展,而非遗传承人们在日常接收年画制作订单外,也会做一些文化推广服务,比如为城市建设提供墙绘服务,在研究所里邓老师正在为一批墙绘做底稿。

  刚刚由乐山政府定制的“乐山大佛像”也已制作完成,正在打包,即将作为乐山文化的代表前往国外参加展览。为了年画拥有更好的未来,系统的产业化是必然趋势,让普通民众去关注、了解、热爱,传统的中国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新闻来源: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707/t20170731_10412729.htm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