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风采】赵鑫:以奋斗之笔,书写青春答卷

2025-10-30 14:30:41作者:赵鑫 审稿:吴丹丹 侯莉 来源:小麦研究所 点击数:

  

【个人简介】赵鑫:女,中共预备党员,小麦研究所2022级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以导师第一作者、学生共同第一作者在二区期刊Plant Disease和一区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发表SCI论文两篇。2025年6月毕业后考取了重庆市丰都县的公务员。

在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有这样一位青年学子:她以思想为舵,以科研为帆,以热忱为桨,在研究生生涯里划出了一道昂扬向上的轨迹。她就是2022级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赵鑫——用奋斗作墨,在青春的考卷上写下了“信念坚定、科研求实、向阳而行”的生动答案。

思想为基:把忠诚与担当刻进青春底色

“当代青年的理想,要和国家的需要同频共振。”这是赵鑫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的行动指南。

自读研伊始,赵鑫便以“思想先行”为准则,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她每天雷打不动登录“学习强国”汲取理论养分,紧盯国家农业政策与发展动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业科研实践相结合,在一次次学习与思考中,筑牢信仰之基。如今身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她,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社会需求为重”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课堂上的积极发声,还是生活中的以身作则,都在用点滴行动传递着当代青年的正能量,践行着“强农有我”的初心。

科研为帆:在麦田里耕耘出创新果实

“做科研既要沉得下心,也要抬得起头。”面对作物遗传育种这一需要耐心与严谨的领域,赵鑫始终秉持“求实创新”的态度,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间扎下了根。

初入课题组时,她在导师、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快速摸清研究前沿,从理论知识到实验操作,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作为课题组的“暖心师姐”,她常主动牵头组织师弟师妹梳理研究思路,分享文献检索渠道与实验工具,帮大家攻克实验瓶颈,让课题组形成了“协作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这份踏实与坚持,最终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果实:她以导师一作、学生共一作者身份,在二区SCI期刊Plant Disease发表论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再添成果。在作物学科第四届“耕耘树艺,薪火相传”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上,她的汇报也斩获三等奖,让科研成果在交流中焕发新的活力。

向阳而行:让青春在温暖中传递力量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这是赵鑫的生活信条。她崇尚简朴,却对同学格外热忱;她严于律己,却对他人总是宽容。

生活中的赵鑫,是同学们眼中的“倾听者”与“暖心人”。无论谁遇到学业困惑或是生活难题,她总能耐心倾听,给出切实的建议;面对困难,她从不抱怨,而是以乐观心态带动身边人共同面对。“真诚与关爱,是人与人之间最坚实的桥梁。”她用行动印证着这句话,也让这份温暖成为课题组的“粘合剂”。

如今,站在硕士生涯的终点,赵鑫的目光更加坚定。她表示,将继续带着“川农大精神”滋养的,以开拓进取的姿态、主动担当的魄力,投身强农兴农的事业中,让青春之花在祖国的田野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求学记】詹洁:步履不停 追光而行
    【求学记】詹洁
  • 【求学记】詹洁:步履不停 追光而行
    【求学记】詹洁
  •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我校师生热议党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