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生标兵】吴侣錡:文以立心 诗意年华

2024-12-23 14:32:02作者:刘生成 审稿:陈俊霖 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人物简介:吴侣錡,中共党员,2023-2024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获得者,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连续三年必修加权专业第一,综测、推免排名均为第一名。曾任学生记者团新闻采编部副部长,曾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千人团选手参与节目录制。主持省级大创1项、校级科研1项,参研省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研究中心项目2项。获国家奖学金、“挑战杯”省级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写作大赛二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30余项荣誉。现已推免至武汉大学攻读国学专业。

潜心治学之诗,如琢如磨研深微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术这首诗,需要如玉石一般,戒骄戒躁,细细打磨。

2021年,吴侣錡以第一志愿选择了最热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入校之前,她就已经了解到“保研”这一升学方式。怀着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她从山城来到雨城,开始了川农求学之旅。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进入大学后,吴侣錡深知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常常泡在图书馆或自习室中,见过五六点时老板山上的朝阳,也见过凌晨两三点后校园内的星光。在专业知识上,她踏实学习、稳扎稳打,阅读数十部专著,百余本作品,整理千余页复习大纲,撰写数万字读书笔记,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铸就了吴侣錡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必修、综测、推免均为第一名的好成绩。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荣誉,不仅是对她潜心求学的肯定,更是对她进一步深入钻研的极大鼓舞。

随着学业的慢慢入门,吴侣錡惊叹于文献典籍的卷帙万千,立志求学于此。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求知精神推动着她在科研创新领域逐步探索与深耕。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有意识地参加各类科研项目,了解学术规范,积累科研经历。在科研项目的推进中,吴侣錡再一次与诗文相遇,她说:“很幸运的是,此时的我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它们的整理者、保护者与研究者”。作为一名农林院校的中文学子,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她立足地域特色,结合校本文化,致力于国学经典与古籍保护,将目光聚焦于农耕文献,穿梭于各大图书馆、古籍馆、数据库中,辑录散佚诗歌,清理古籍文献。

在潜心治学之诗中,她有甘坐冷板凳的决心。

笔墨会友之诗,笃行不怠守热爱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写作和诗词是吴侣錡自小的热爱,在工作与生活中,她以笔为刃,以诗会友。

从小对文字极为敏感与亲切的她,有着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写作能力。“我喜欢写人、写风景、写故事,文字是有温度的。”进入大学前,吴侣錡凭借自己的一份喜欢,在课余时间练笔,一篇篇文稿获得编辑的青睐,多次在杂志社、报社等平台发表文章。进入大学后,秉持这样一份写作习惯与热爱,吴侣錡选择加入枣子团队学生记者团新闻采编部并留任副部长。在每一次部门编前会、复盘会、采访与培训中,她悉心倾听、积极发言、认真记录,不断磨炼文笔,锤炼经验。吴侣錡一边成长,一边收获,在校报、校网、官微、院网等累计发表稿件20余篇,多次获得上万点击量,文章曾被学习强国转载,获得“优秀新媒体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表彰。“在枣子的日子里,尽管其间多有疲倦和困顿,但必须承认的是,我从未后悔在采编留了两年——因为那群值得的人,因为那一篇篇如数家珍的稿子,更因为文字背后的故事与温热。”

此外,对古诗词的天然热爱使她在人生之路上愈加笃行不怠。小时候,在父母的熏陶和鼓励下,《唐诗三百首》成为吴侣錡最初的文学启蒙,埋下诗的种子。随着知识的增加与阅历的丰富,她渐渐发现“诗词不只是停留在白纸黑字里,还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是古今情感与思想的碰撞与共鸣,更在每次低谷时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力量。”大一时,吴侣錡在中文系得知了诗词大会的海选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2021年10月,她从校赛被推荐至四川省选拔。同年11月,她接到导演组电话,进行二次面试,从42所高校205位选手中成功入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千人团,全程参与节目录制,同步答题,表现出色。“此次特别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我希望诗词能传播到世界各地,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笔墨会友之诗中,她有坚守热爱的初心。

山水田园之诗,躬耕实践扎乡土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乡村是本厚重的书,泥土里生长出的诗意,需要亲历实践,切身感悟。

2022年,吴侣錡在偶然的机会下参加了北京大学社科调研项目。紧凑密集的行程安排,狭小简朴的旅店环境,复杂多样的物资材料,一次次的抵触拒绝,有限资金的分配,烈日当头的天气,笨重的行囊,走不完的山路……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她完成21次入户访问,发布7篇实地札记,不仅经受了身体的历练与精神的洗涤,更让她看见了最真实的乡土中国,深刻体悟到“乡村振兴”的意义。2023年,在团队的带领下,她深入四川农村,聚焦乡村运输问题,以第一作者撰写调研报告1篇,调研成果得到当地交通运输局的认可与录用,获“挑战杯”省级一等奖。此外,吴侣錡多次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走访红色足迹,探寻古镇奥秘,撰写多篇调研报告,获得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级优秀调研报告、院级先进个人等荣誉,贡献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在山水田园之诗中,她有扎根乡土的恒心。

未来展望之诗,青云之志学无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怀着决心、初心与恒心,吴侣錡在保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以勇敢的姿态迎接属于她的未来。

“保研这段经历实在是太漫长、太复杂,充满了太多意外和惊喜。”步入大三下学期以来,吴侣錡把大多数精力投入在推免上,或是大海捞针似的各处搜寻着支离破碎的信息,或是如大海拾珠般开展着一门门专业课复习,又或是扎进了文档堆里不断撰写材料。接踵而至的课终考核、作业、考试在本就忙碌的时期再添砝码。备考时的繁杂、面试前的紧张、辗转中的劳累、公布优营时的屏息等待……在那段时间里,她反复经受、不断锤炼。在持续高压的环境下,她告诉自己,要做好每一件眼前之事,要抓住每一个可能,每一点机会,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不断的尝试与努力下,吴侣錡收到了南开、川大、华东师大等多所院校入营邀请,获得北师大、武汉大学等多所院校抛来的橄榄枝。最终,她选择攻读国学专业,继续致力于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追求与信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侣錡表示,一路走来,离不开所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更离不开学院和学校提供的平台。正因这些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力量,她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拥有永不磨灭的斗志和火焰。如今,站在新的里程碑上,她将心怀感恩,努力写好人生之诗,以文立心,不负诗意年华。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学生标兵】吴侣錡:文以立心 诗意年华
    【优秀学生标兵
  • 【优秀学生标兵】吴侣錡:文以立心 诗意年华
    【优秀学生标兵
  • 2023-2024学年学生表彰暨颁奖典礼荣耀举行
    2023-2024学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