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何茹静:人一己百 行则将至

2024-05-27 18:49:32作者:环境学院 审稿:黄成毅 来源:环境学院、学生处 点击数:

  

人物简介何茹静,中共党员,环境学院环境科学2020级本科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曾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20余项校级及以上奖项,必修加权成绩位列专业第一,现已推免至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IMG_0608

得益友,引路科研航向

得益于导师张延宗教授引导与发掘,何茹静意识到了自己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也开始思考大学四年的规划。实验室氛围很和谐,师兄师姐们都很照顾这个初来乍到的师妹。小到找不到药品在药品柜里的具体位置,大到实验方案的构思和仪器操作,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指导着何茹静。“回想起那些日子,我仿佛还能感受到师姐在旁边耐心指导我操作真空干燥箱的情景。”

科研是对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入探索,也是对于学习的一种加深。何茹静尝试自己阅读文献、撰写方案进行试验,一步步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去。她每周都会制定一个研究方案,并且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实验中,平时她将学习和科研交替进行,寒暑假期间她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科研工作。

在学习中,何茹静通过构建学科系统,把握好每一门课程的主线思路和框架,然后平时上课着重关注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最后在框架中补充细节部分。这种习惯使她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更加准确,期末冲刺也往往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遇良师,共楫科研浪潮

在大三的关键时刻,何茹静勇敢地打破了自我设限的藩篱,主动向张老师提出了担任科创项目负责人的请求。此前,何茹静并没有太多带领团队的经验,这让她在初期一度感到迷茫和不自信。张老师的悉心引导与帮助,让她逐渐找到了节奏。她鼓励每个组员深入挖掘方向,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创造力。

然而,科研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曾遭遇过实验效果长时间达不成预期效果的困境,也曾遇到过比赛被淘汰和论文被拒稿。这期间,何茹静领悟到了面对一时失利时科研人应有的韧劲,于是,她召集大家一起梳理主体框架,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尽管经过多次优化和尝试,却仍然无法取得进展。

面对这样的困境,何茹静并没有气馁,而是与成员们一起探讨实验思路,反思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那段时间,何茹静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日子却过得异常充实和满足。她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让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发自强,续谱科研华章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内心深处对科研的热爱和对挑战的追求促使她跨越艰难险阻,奔往心之所向--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在参加夏令营之前,她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比赛成绩只止步于校级,论文当时也还处在期刊的外审状态。相比于夏令营其他入营的同学,何茹静并无明显优势。

“刚开始报名时我也有些担心自己的能力。但我坚持敢想敢做的原则,一旦入选夏令营,我绝对珍惜这次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如果没有被录取,那是可以预料的结果;而被录取则算是意外之喜。因此,我只是努力做好准备,在准备过程中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在北京大学夏令营中,何茹静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她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科研经历,特别是独立完成的一些重要实验。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实验技能,更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现出了出色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些经历让老师们眼前一亮,纷纷表示对她的赞赏和期待。

最终,何茹静成功被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录取。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一结果不仅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她未来求学道路的鼓舞和期许。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召开
    党委理论学习中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视察我校东坡永丰水稻科技小院
    全国人大常委会
  • 我校ESI世界前1‰学科再迎新突破
    我校ESI世界前1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