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与格,中共党员,商旅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20级本科生,大学期间累计必修成绩、初修成绩、推免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辅修金融学。大学英语四六级均超过600分,雅思7.5分。荣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40余项。现已推免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数字文创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与格的大学生涯践行了这句话:她喜欢在宁静的午后手执书卷,尽情徜徉于广阔的书海,感受文字的魅力;她更喜欢写作,记录自己的随笔,将千万思绪转化为文字;同时,她也像风一样自由——跳伞、滑雪、登山……趁年轻,她不断挑战极限,克服内心恐惧,从2000米到4500米,在不同的巅峰俯瞰群山;凉山、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她积极参与校级十佳社会实践团队,辗转中国十余个省市,进行关于双减政策实施效果的调研,用实际行动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调研报告受到4个教育行政部门及4所正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高度重视和采纳。长期坚持的运动精神和大量阅读书籍带来的坚韧心智,让李与格拥有了向上生长的蓬勃生命力。
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于李与格而言,与川农相遇是一场惊喜,更是命运的馈赠。她秉承“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三年如一日的严格要求自己。大学清晨树木园的鸟鸣声见证了她一点一滴的进步,夜晚图书馆的钟声是她一天结束满载而归的号角。过程中也曾遇到诸多困难,但她始终将班主任蒲波老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教诲铭记于心。她一直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最终所有课程平均分超过94分,8门课程满分,50门课程成绩90分以上,最终获得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复试资格,最后选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耕自己热爱的专业与方向。
大一时,李与格就坚定了读研的打算:看文献、写问卷、做调研、作汇报……万事开头难,曾经的她也困顿于量表的选择,也因为文献积累不足而万分苦恼。但每当遇到瓶颈,恩师朱玉蓉都为她带来了希望:还记得2022年那个寒冬,朱玉蓉老师逐字逐句修改完她的论文提纲后,说:“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此后,朱老师还多次邀请她旁听研究生组会报告,亲自指导她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如何快速掌握数据清洗技巧等等。在朱玉蓉老师的帮助下,李与格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在经历了更加专业的科研训练后,李与格作为共同作者撰写了她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并投递至期刊Revista De Psicologiadel Deporte(SSCI检索),目前已进入返修阶段。学术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曾让她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可在恩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又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
如果说个人努力是李与格丰富内在自我的途径,那么志愿公益就是她扩展生命外延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当同学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给予别人最大的帮助;当学弟学妹难过失意时,她就像个知心姐姐,耐心开导……李与格就像一颗小太阳,不断发光,不断温暖身边的人。
还记得大一学院团委志工部面试时,她曾说,“人的一生,就是星星眨个眼的时间,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如果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到为国家、为社会做有用的事情当中去,拓展生命的宽度,是自己加入志工部的初衷。”大学期间,李与格作为主要负责人带领志工部,共计帮扶3000余人、拓展了近10个志愿服务合作点,新建2个院级志愿团队,与多个景区、社区达成合作。
逐梦追光,前程似锦
在最美的年纪遇见川农,遇到众多恩师,让李与格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毕业后,我希望继续扎根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建设,计划前往政府发展研究部门工作,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完善对专业领域的认知。”李与格说,“像每一位川农的优秀校友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传承发扬川农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