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李妍彬,中共预备党员,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任小班学习委员,连续三年必修加权成绩位于专业第1,2022-2023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位于专业第1。荣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荣誉,获评“优秀学生”等称号。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九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二等奖、第六届四川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团体一等奖等各类奖励15项。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各1项,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参与发表SCI论文1篇。现已推免至化学学科评估为A+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杰青课题组攻读硕士研究生。
钻研专业,成绩斐然
从福建到四川,这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缘分,让李妍彬走进川农大,走近理学院。远离家乡,些许忐忑,但是李妍彬始终阳光乐观,她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选择就读应用化学专业后,李妍彬便坚定了要读研读博深造的想法。她深知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对后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她勤学好问,研精覃思,课上认真听讲,课后钻研巩固,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自我勉励与自我督促。高效且不懈的学习让她必修加权成绩排名和全部课程成绩排名连续三年保持专业第一,综测成绩和推免成绩也均位于专业第一。在过往三年所学的59门课程中,成绩90分以上的课程高达47门,其中《高等数学A》等4门课程得到满分,都足以证明李妍彬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逻辑思维,也为她日后之路夯实了基础。
奔赴热爱,不惧风浪
听从内心,拒绝盲从,将精力集中在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在热爱中厚植科研兴趣的种子,寻找多姿多彩的自己,这是李妍彬在进校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李妍彬在大一便满怀热情地加入数学建模协会和学院鲁志伟老师的实验室,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从项目、竞赛中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在这过程中她也结识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专注科研,备战竞赛,在实践中不断过关斩将。
进入课题组学习后,李妍彬深受鲁志伟老师启发,主动扩展其他相关学科内容,接触专业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科交叉的思维。每当遇到问题时,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兄师姐都会帮她梳理思路、答疑解惑。谈及在实验室的科研学习时,李妍彬坦言非常感谢鲁志伟老师对她的栽培与指导,感谢魏恺师兄、李双言师姐和周小淋师兄对她的帮助,“他们就像是我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鲁志伟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师兄师姐的热心帮助下,李妍彬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各1项,参与发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SCI论文1篇。
在学科竞赛方面,李妍彬同样也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4项,累计获奖15项。其中,李妍彬在第六届四川省化学实验竞赛荣获四川省一等奖,这也刷新了学院的最好参赛获奖记录。值得一提的是,李妍彬也在数学思维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在数学建模比赛中8次参赛8次获奖,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项。
科技创新需紧密联系实际,作为川农学子需走好“科研助农”的最后一公里。三年来,李妍彬连续两年担任小班学习委员,参与社会实践项目6个,与信息工程学院同学合作开发智能化小麦监测系统,并以此为技术基础开展“强农兴农”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获评“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
无限的热爱,支撑着李妍彬一次次勇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尽管经历波折坎坷,但她始终躬耕不辍,孜孜前行,享受追逐梦想、奔赴热爱的过程。
冲破黑暗,闪耀前行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是这三年的沉淀,让李妍彬在今年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中脱颖而出,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共6所高校的入营邀请,最后她选择了化学学科评估为A+的厦门大学杰青课题组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是我当年的目标,我很开心能够圆梦。在研究生期间我会继续努力,做有价值的科研,希望未来能为我的家乡厦门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为中国化学事业尽我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