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伍佐,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硕士在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等奖励与荣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EI期刊论文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四川省重大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
无畏无惧 砥砺前行
2019年,本科毕业的伍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刚进入研究生时,与大多数研究生一样,伍佐以多出科研成果为目标。
“知识是从勤奋刻苦中得来的,无知是从懒惰中养成的”,作为研一刚入学的新生,伍佐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入学之初,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阅读文献是了解科研课题的第一步,由于最初方法不当,他无法将阅读过的文献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也不能形成体系,后来通过与导师以及师兄师姐的交流,他逐步提升了自己文献阅读的技巧,并经过强化阅读、巩固训练,苦练“基本功”的同时,努力储备基础知识。
不光是阅读文献存在困难,在刚加入课题组的时候,由于实验基础薄弱,他的科研实验起步并不顺利,实验室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成了他的一大难题,要掌握这些技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伍佐仍记得导师王勇副教授在第一次课题小组会的一句话,他没有一丝怠慢,立马前往图书馆借阅了《土壤农化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学习土壤理化分析实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方才完全掌握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方法。
漫漫科研路上,这些难题还只是他历经坎坷的“冰山一角”,但每一次,他都能逐一克服、逐一攻破,当问及秘诀何在,伍佐只是浅浅笑道:“是‘幸运’。我有幸处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面、遇见两位优秀的恩师,无论是四川农业大学的王勇老师,还是中科院山地所的苏正安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在科研上他们总是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在生活上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正是两位恩师的支持和关怀,让我可以心无旁骛的从事自己热爱的研究”。
“科学研究的经历是曲折、艰难的,但它的结果不会辜负有心人”。这是伍佐的校外导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苏正安副研究员在他困惑时鼓励他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使得伍佐明白,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掌握各项实验技能的“硬指标”,还要具备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软指标”,要学会接受失败,面对挫折,而他也正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无畏困难,力量前行!
行而不辍 功不唐捐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文献,伍佐发现目前国内外缺乏农田防护林退耕前后坡地土壤侵蚀变化的相关研究,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焦点放在此处,在与导师进行沟通后,他将研究地点锁定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这个特殊的地理区域,我国施行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然而,由于缺乏土壤侵蚀监测设施,大部分区域防护林防风固沙的效果难以得到定量评估。
伍佐明白,通过137Cs和210Pbex示踪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很快就选定青海共和县和河北张北县作为自己的研究区域。出发采样前,伍佐花费了近一个月时间研究这两个区域的高清卫星图,找到了适合土壤侵蚀样品采集的防护林区,以及适合研究区背景值样品采集的草地,通过仔细分析,设计出了不同区域样品采集的路线、样品采集方法,然后进行样品采集。
天往往不遂人愿,实验分析的结果并不理想,防护林与农耕地137Cs与210Pbex剖面分布形式并不符合科学规律,伍佐就此问题与苏正安副研究员进行了交流,在经过认真研究后,苏正安老师指出:“这片区域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区域,可能是风沙沉积区,张北区防护林和农耕地的核素剖面采集的深度不够”,这一句话点醒了伍佐,既然这片区域是风沙沉积区,这意味着之前的实验方法设计存在问题。
面对这些困难,伍佐来不及气馁,一心只顾着处理眼前这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既然采集深度不够,这那就验证了张北区防护林区属于风沙沉积区,重新设计采集路线?重新制定采集方法?同时还要增加采集深度?很快,他就再次动身赶往研究地,尽管到达张北县时已满是疲惫,但他却丝毫不觉得累,径直前往采样区,在现场精确测量采样距离,厘定采样深度,按照重新设定的采集路线和方法完成了采样,终于,经过实验分析,这次的结果完全符合预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少个风雨旅程的奔波、多少个日夜的潜心钻研,只为厚积薄发。在一系列实验摸索后,伍佐将137Cs和210Pbex成功应用于示踪防护林区退耕前后坡地土壤侵蚀变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以第二作者发表两篇EI期刊论文,同时授权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
路途遥远,永攀高峰。在“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2021学术年会”“中国干热河谷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等一次次“高手云集”的学术会议上,有幸聆听学习了一场又一场本领域专家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伍佐深受启发,他不禁发现自己与本领域的其他学者相比,无论是知识的宽度还是深度,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可这些差距,没有击退他、吓到他,反倒成为了激发他无限发展动力、指明他前进方向的一盏盏明灯。
伍佐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要想在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领域留下自己的成绩,并非易事。他深信,科研路漫漫,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谈及未来,伍佐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他正以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之势,朝着“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的研究方向“着”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