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鹏:在积累中渐入佳境

2022-11-10 09:16:41作者:刘洋 杨雯 审稿:张俊贤 来源:水稻所 点击数:

  

人物简介:钦鹏,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团队主任。2012年获四川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利用基因组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高温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分子机理解析、挖掘和育种利用耐高温优异等位基因,以及水稻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和遗传改良。在Cell,Science, Science Adv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29篇SCI文章;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和教育厅重点项目等11项;授权专利7项;通过国家和地方审定水稻品种19个;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川渝科技学术大会特等奖1项;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四川“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科技菁英、四川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四川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

初见钦鹏教授,年轻,稳重,带着书生气——看起来腼腆,却意外的健谈。从工作内容到价值观,从个人经历到科研“插曲”,所有枯燥的、抽象的、细碎的东西经他讲述,就成了妙趣横生的故事。

“我现在主要聚焦在水稻高产优质相关研究,尤其是高温下的高产优质分子机理解析和育种应用,我的理想是希望能发现一些关键性的、可以推动大家对自然界规律理解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东西。”钦鹏说。

在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路上

基因组层面上的变异对作物性状的改变着实令育种工作者们着迷。而要想掌握这些生命密码,对其进行标记必不可少。而钦鹏和他所在的团队所做的正是这样的研究——对影响水稻某些性状的基因进行准确定位。

2021年5月28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以钦鹏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的研究关于水稻遗传多样性材料的泛基因组的论文,同年6月16日这篇论文被列为世界学术组织“Faculty Opinions”推荐论文。有植物学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为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新资源,也将很好地促进水稻育种。这是我校继陈学伟教授团队之后,再次在Cell上发表论文,也是我校第3篇CNS(Cell Nature Science)顶级学术期刊论文。

“在整个基因组里面,存在着大片段的插入和缺失,而在之前这是无法被准确鉴定的。我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整个基因组中原来还有这么大片段的诸如倒位、缺失的现象的出现。”据钦鹏介绍,他认为这项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对优良基因资源挖掘、品种改良方面的巨大作用,它为基础和应用研究人员推开了一扇的大门,引领了群体水平基因组结构变异的研究。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广大研究人员使用相关数据,钦鹏及其团队还搭建了网站RiceRC.sicau.edu.cn,便于让更多人使用基因组序列和查询遗传变异等内容,促进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和育种应用研究。

走上科研之路源于偶然

想进入水稻研究所需要一个很高大上的理由吗?需要,也不需要。

没有人能预料到十年之后会发生什么,钦鹏也一样。从2002年考入川农大农业高新技术专业到2012年博士毕业,十年求学中,钦鹏曾两次面临重大人生抉择,他差点就与水稻所擦肩而过,走上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一次是他本科毕业时。钦鹏认为当时的自己对科研了解不深,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生涯规划,和很多同学一样,那时他一边准备考研一边着手找工作,他甚至还去过人才交流市场寻求工作机会。至于为什么考研选择水稻所,钦鹏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觉得水稻研究所有院士又有一群专注科研的“大牛”,比较“高大上”。“考上了就去呗!”这一次,因为考研成功上岸,他“有点随波逐流”地走进了水稻所的大门。

第二次是他研究生毕业时。因为科研目标并不明确,钦鹏一心想着研究生毕业就去工作。但导师李仕贵老师却认为,钦鹏是块做学问的料,不该轻易放弃学术之路。他不断做钦鹏的思想工作,语重心长的劝说最终使钦鹏下决心继续在科研路上走了下去。

博士毕业后,钦鹏获得留校任教机会,继续待在水稻研究团队从事研究。恩师如父母,在钦鹏心目中,导师不仅仅是影响他人生轨迹的那个人,“李老师56岁的人了,仍然和我们一起开组会到半夜,他的这种坚持着实让人佩服,我们受他影响很多。”

用坚持点燃热爱的火种

“科研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坚持吧。”钦鹏说。从他的科研经历中,可清晰感受到攀登科研之路的艰辛。

研究生时刚进入实验室的钦鹏被安排研究自然不育材料的突变基因克隆,现在听起来很容易完成的工作,但在当时落后的科技条件下,无疑是“盲人摸象”。需要不断猜测可能有问题的基因,通过测序确定是否有突变。“当时合成引物的速度很慢,等公司出测序结果通常需要好几天,而结果往往都是不尽人意。”钦鹏说:“当时身边人极少有成功克隆基因的,我觉得自己也做不到,所以大多数时间好像都在失望中度过,人也很沉闷。”

而那些柳暗花明的“奇迹”,往往就存在于这个枯燥沉闷的过程里。在长达一年半的不断重复后,钦鹏在寝室小房间内,终于收到了“足以点亮整个房间”的测序结果。“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到今天我依然清晰记得当时发现一个基因在突变体中有12bp碱基缺失的兴奋感。那种感觉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带来的!”回忆起当初的低谷时期,钦鹏很感慨:“能一眼看到尽头的就不是科研了。”

直到现在,钦鹏仍然时常有“柳暗花明”的喜悦之感。在Cell论文发表成功之前,钦鹏曾被审稿人拒绝过一次,出于对科研的严谨要求,他决定着眼于审稿人给出的意见开始修改,觉得“至少要让自己的论文被人挑不出错”。

但科研从无捷径和坦途,改稿之路并不顺利。每天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面对枯燥实验和数据都需要他甘于寂寞,无悔付出,需要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这让他能陪家人的时间很少。妻子即将临盆时,不巧正是他最忙碌的一段,他索性带上电脑,在安顿好宝宝和妻子的短暂间歇,就在医院房间里继续工作。在幼儿园的一次家长职业调查中,4岁的儿子脱口而出:“我爸爸是下田和开会的。”稚嫩言语勾勒出的是孩子心目中爸爸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呈奋斗的姿态。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坚持连缀了钦鹏求学、任教、问道的时光,潜藏着他在自己的科研田里播种、耕耘、收获的印痕,让他逐渐爱上科研,也让他在工作后和团队在科研难题的探求比拼中抢先“撞线”。

搞科研要有点信念感

人多少总要有点兴趣爱好生活才不那么枯燥乏味,钦鹏也一样有。他说:“我爱好很多,比如游泳、登山、看小说、玩游戏”。然而,学生们会吐槽:“钦老师啊,他的爱好是看我们的PPT。”同事们说:“他的爱好啊,可能是工作。”其实,学生时代开始钦鹏确实有很多爱好,但因为专注于工作,彼时的爱好大都停留在了脑海中。比如游戏,工作后钦鹏终于有资本给自己买了一台顶配Xbox,然而收货多少年就尘封了多少年。

高光时刻背后总会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默默无闻。不知不觉,钦鹏已经工作十年,但与十年前不同的是,他有了自己热爱的团队,有了科研的信念感。钦鹏总说,做出成绩主要是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Cell、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论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后,钦鹏没选择躺平,而是以“四个面向”来高标准重新评估了自己所有当前在研项目,尽快整理发表由个人兴趣引领、但不符合“四个面向”的科研课题。他认为,作为地方农业高校科研人员,既要有勇气啃基础研究的硬骨头,有胆量敢闯进基础研究的无人区,敢于面向世界生命科技前沿;更要有责任面向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产出能写在大地上的“论文”,能进农民家的成果,用能在田间地头看得见的“品种和技术”,解决粮食生产上的实际问题,真正服务于区域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相信只要心无旁骛、坚持‘四个面向’,甘坐冷板凳,砥砺前行,我们一定能在基础研究与品种选育上有所创新,甚至是从0到1的创新。”谈及科研和理想,与十多年前相比,现在的钦鹏明显多了一种责任、信念和信心。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