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川农大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专家学者,他们是学术大咖、是行业专家、是教育楷模,他们追求真理、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踏实进取,为教育事业发展、社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是值得学习的典型代表。本网即日起推出“专家风采”栏目,以展现专家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激励广大师生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强农兴农使命,奋进新时代、共铸新辉煌,以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我喜欢研究未知领域,去创造知识,并享受无穷的精神乐趣。”对待科研,对待未知,卢艳丽从来都没有顾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行动力。
回顾科研生涯,“半路出家”的卢艳丽正是凭借着这份好奇与行动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收获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一系列荣誉。而就在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卢艳丽的荣誉墙上又将增加一项:受邀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
跨界不是问题
面对数不清的荣誉,卢艳丽常常告诫自己“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以及自己为什么出发。”为考研而坚持努力的那段时光,是卢艳丽记忆中的珍藏,更是她这一路走来的起点。她喜欢那时候的自己——简单而充实。
卢艳丽本科学的是农业区域发展。决定要考研时,身边的同学纷纷选择读金融、经济等看起来更有“钱”途的专业,她却选择了听起来“土里土气”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只因她“不想过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
跨专业考研,专业课是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蹭课是她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单靠“蹭”并不够用,她不得不进行突击式自学,疯狂看书做题。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都奉献给了考研自习室。看书做题累了,就观察满教室的人:“吃东西的,谈恋爱的,睡觉的,多姿多彩。”丰富多彩的教室百态成为她解乏的重要途径。
彼时她没有想过自己今后会成为一名教授,但骨子里的那份坚持却已然显露,“其实我并不算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只是一个选定了方向就会一直走下去的人。”
困难从不畏惧
从农业区域发展跨度到玉米所的研究生,卢艳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过,对于未知的领域,她不仅从没感觉到畏惧,还总是充满了好奇。
第一次到学校雅安多营农场清理玉米种子,发现“工人都比我懂得多。”
没有学过生物化学、遗传学,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面对一个接一个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卢艳丽不仅没有感到心烦意乱,反而更是充满干劲。只要有不理解的词句就一个个去查阅弄懂。做实验,她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
在卢艳丽看来,一件事只要去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所以,在研二的时候,她跟曹墨菊老师提出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感觉自己才刚刚入门,不能就这样读完研究生出去了。”
卢艳丽常说自己很幸运很感恩,学术之路上总有恩师提携。读博阶段师从荣廷昭院士,让她接受了良好和系统的科研培训。2008年获得国家公派留学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机会,学习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视野。。
“我感觉博士阶段的研究内容虽然比较系统深入,但自身的思维仍然相对狭窄。”此时的卢艳丽早已不是初到农场的“小白”,但越是懂得多,疑问和好奇也越多。“如何把这些理论方法应用到玉米生产实践中,如何利用这些基因资源改良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带着新的对未知领域的思考,她又一次开始了跨界之旅。
坚持终有收获
卢艳丽是这么想的,也是始终这么做的。
十多年来,卢艳丽始终坚持“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这一主研方向,扎根西南山地玉米区。通过长期研究,筛选、创制了一批的抗逆玉米种质资源,构建了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方法及其数据库、抗逆基因标记为核心的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利用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等方法鉴定了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非编码RNA,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遗传定位等多种方法验证了自然反义转录本与玉米耐旱性存有显著关联,揭示了玉米根系表观调控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丰富和补充了玉米耐旱的分子机理,为玉米耐旱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成果介绍起来很轻松,但出成果的科研过程却是极其艰难的。一个小小的玉米粒,有多达10对染色体、约3.2万个基因、23亿个碱基,是人类已测序的基因数量最多的植物之一。这要让他们去面对庞大而繁琐的工作量,更令人崩溃的还有不可捉摸的环境和天气因素。他们不仅要像农民一样天天泡在田间地头,还得靠天吃饭,遇到糟糕的天气,可能导致鉴定结果的不准确,一些宝贵的突变体材料还可能颗粒无收。
“任何成功都需要坚持,努力终究会赢得掌声。”卢艳丽相信天道酬勤,事实也的确如此。经过长期的钻研探索,她带领的科研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结合育种实践和需求,发展了复杂数量性状遗传定位的新方法,探明了西南玉米“温带×热带”杂种优势模式,参加选育新品种10余个。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玉米遗传育种领域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