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随和,这是同学们对高峰老师的第一印象。
高峰于2009年进入农学院任教,2011年带领团队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自己和学生走得很近,我挺自豪骄傲的,许多同学都叫我哥!”高峰喜悦地介绍,自己能叫出任课班级中所有同学的名字,下课时会走下讲台与同学们聊天,说生活、谈就业、解疑虑,是老师,更像朋友。
高峰所带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2007级小班中大部分都是男生,他们在课堂上探讨问题,在球场上切磋球技,有着铁磁的交情。在学生毕业前,高峰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如果在找工作中遇到困难,他会利用自己的人际帮学生投递简历,或者向自己的朋友推荐。
2011年高峰老师带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2007的朱守安与2008级的任丽红,凭借“雅安特产汉源乌头中抗肿瘤生物碱的研究”项目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从学院选拔到最终的全国决赛,通过层层关卡,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全国三等奖。
早在5年前,高峰老师攻读博士时已经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过论文《中国乌头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2010年开始指导有兴趣的学生一起研究汉源乌头备战“挑战杯”。在实验过程中,高峰对同学极力支持,由于有关肿瘤研究的实验在校内无法进行,高峰便联系到母校川大,让实验在川大得以顺利进行。
可是在农业院校,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结构、药理、合成的研究方向并非主流,所以参赛过程较为艰难。在四川省的比赛过程中,一位评委非常看好“汉源乌头的化学结构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这一崭新的发现,惊喜地建议向学校申请研究经费,着手更加深入的研究。高峰老师认为这是对大家的一种鼓舞,至少同学们会认为所做研究的是有意义的。
在全国光华四射的挑战舞台上,汇聚了各个高校最专业的老师、最优秀的大学生,高峰老师虽然觉得自己的团队的研究实力与其他医学院校相比有着天生的欠缺,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内心却没有遗憾。
“这个奖项对我们的学生是一种鼓励。我更认为,带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获得了一个三等奖,而是经过这一过程,他们能在未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才是最大的收获。”高峰老师很自豪地谈到团队两位成员的发展,朱守安被保送浙江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任丽红进入绩效外企公司工作。
朱守安非常感激高峰老师对他的栽培,真诚地表示以后一定会报答老师。高峰老师回答他:“你每次发表了好的文章给我一份,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你告诉我一声,你的科研成就最后超过我了,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上课时,高峰老师会发掘一些有潜力、对他的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才会让他们积极地进行实验,静下心来研究。高峰老师准备在研究方向上开展一些本科生能做的工作,注重前沿创新的探索。他认为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挑战杯”不是目的,锻炼学生能力,使其具备专业的科研素养才是根本。
他会给学生看一些资料文献,并欣慰地发现学生总能从自己的角度得到老师没有发现的东西。他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有想法就大胆去做。对汉源乌头的研究起初也是因为同学感兴趣才去着手做实验。
高峰介绍,自己最近在做一个合成化合物,一直琢磨可以和哪些药相关,新药筛选需要做一系列结构差不多的化合物,活性最强才可能变成新药。他所带的一个学生查阅许多资料,发现它是最近很热门的“印度易瑞沙”的一部分,但又不完全相同,希望能与另外一项东西合成出全新结构的化学药,为此很多同学都在预祝师生们共同攀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