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智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曾多次出国留学和学术交流,有机会留在国外,但他没有。1989年,他再次被公派赴美搞研究期间,又有人劝他留下来。一位美国大学教授提出可以帮他的孩子在美读研,叶华智说:“国外再好是别人的国家,自己的国家还需要自己去建设。”
在四川农业大学,像叶华智这样留学归国人员占留学人员总数的85%!这些留学归国人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做出了贡献。去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5%。
川农大地处四川省雅安市,信息相对闭塞,生活环境并不优越,为什么这么多留学人员情牵母校呢?
因为有一种精神
1990年,文心田在德国读博,他的“动物疫病试模诊断技术”研究,被德国导师评价为“预示了这个领域一个重要进展”,并为他申请了经费。这时,母校也给他发来邀请函。文心田思想陷入激烈的斗争。
文心田想到,在国内的导师夏定友教授,1949年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是新中国兽医界最年轻的教授,一生潜心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四川农学院(川农大前身)第一任院长、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早年留学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的学者之一,建校初期,足迹遍及四川各地农村,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川农大人。他们爱国爱校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文心田的心。他毅然选择了回校任教!直至今日身为校长,他都再没有去圆这个博士梦。
因为有一种环境
1998年,川农大要为部分教职员工晋升工资,动物科技学院为此发生了激烈争论。老教授要把名额让给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坚持应该照顾老同志。两方相持不下。
正像川农大党委书记于伟所说:这种以“人和”为特点的“环境效应”,对归国留学人员产生了重要吸引力。
在川农大,尊重知识和人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年轻的副教授曾宪垠分到与校领导一样的150平方米的住房,激动地说:“我现在真是安居乐业了!”
更为可贵的是,学校认为:无论是激励政策,还是职称评定,“洋博士”、“土博士”一视同仁。校领导说:“不能引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
因为有一种情感
徐正君博士已经离开川农大赴日10余年了,去年夏天他重回母校,发现学校水稻所的研究可以跟自己接上轨。今年1月,他正式给学校发出信函,准备举家迁回。学校很快回信,同意他享受正高级职称待遇,并帮助他申报研究基金。
川农大认为:人才是否流失,不是看他一时在哪里工作、学习,而是长远看他能否为国服务。为此,川农大一直把海外留学人员保留在职工名册上。
川农大的留学游子,每逢节假日都会收到校领导亲笔书写的情深意浓的慰问信、贺年卡。一方是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期盼,另一方是学子对母校的感念,这种交织的感情如一根无形的风筝线牢牢把双方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