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贵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02-23 21:59:53作者:李劲雨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111,北京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我校水稻研究所李仕贵教授主持完成的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仕贵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据悉,该成果是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十五”和“十一五”国家“863”和支撑计划支持下研究获得的。水稻专家针对长江上游“寡日照、高温度、小温差”的生态条件,分析出若种植业继续采用增密增穗的方式来突破杂交稻产量水平,将导致群体质量差、病虫害重、劳动力投入多,进一步增产难度大的困境。
基于此,上世纪90年代初在周开达院士带领下,我校通过对不同穗重型品种的株叶型、光合效率和产量构成的系统研究,确立了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是解决长江上游水稻生产问题的关键;并针对长江上游缺乏重穗型骨干恢复系的现状,制定了以提高恢复系单穗和一般配合力为核心,兼顾高产与优质、多抗与广适以选育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研究高产机理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实现杂交稻产量的新突破。
该项目补充完善了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形成了提高杂交稻亲本选育效率的技术体系。通过数年的研究,终于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此外,该项目围绕蜀恢527系列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系统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创建了稀植优化栽培技术新体系。
据了解,该研究创新性强,是我国杂交稻育种理论与实践、高产机理与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有机结合和自主创新的一个范例,其成果对杂交稻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的理论已被许多水稻研究单位借鉴和采用,选育的系列组合和形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我国籼稻区16省(市)和东南亚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蜀恢527系列组合从2000年开始推广,截至2008年,蜀恢527系列组合累计推广1.97亿亩,国内推广1.88亿亩,新增稻谷80.2亿公斤,新增产值120.3亿元,国外推广863.0万亩,创收外汇976.3万美元,社会经济效益巨大,应用前景广阔。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