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3日,第十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安徽合肥圆满落下帷幕。作为由中国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的高端学术平台,论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审稿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风景园林学院李凯、孟令爽副教授携团队刘静、罗资婕两位硕士研究生,聚焦各自研究专长,分别作专题学术报告,从多维度视角深入解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李凯作为专题4.11“生态系统服务感知与居民福祉”的召集人,主持专题报告,并分享了“基于供-流-需的实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及其决策启示:以成都市为例”、“生态区划能否作为保护区域生境质量的环境管理工具——来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因果证据”两项近期研究成果。研究展现了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也为后续研究开拓了创新性的学术视野。

李凯副教授作专题报告
孟令爽作题为“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绿地生物多样性对居民心理福祉的影响”的特邀报告。她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出发,系统探讨了城乡绿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心理福祉之间的关系、路径与机制,为城乡绿色空间的科学规划与公共健康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拓展了人类和自然互动的理解,为构建生态友好型城市和健康宜居环境提供了科学支撑。

孟令爽副教授获邀请报告人证书
学生代表刘静进行了“考虑流动特征的城市化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成都东部新区为例”报告,以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为例,提出了一种考虑流动特征的ES供需匹配评价方法,同时揭示了不同分区ES供需匹配的驱动机制,为城市化区域制定更有效的生态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以促进居民福祉的实现与可持续发展。罗资婕则作题为“生态系统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权衡与协同——以成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区为例”的报告,从供需平衡的视角切入,研究成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基本公共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为协同提升城市区域公共服务与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此次会议与国内外顶尖学者的近距离交流,师生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深刻感受到青年地学人在“守护山海、探索星空”中的使命与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师生参与高水平学术活动,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研究创新发展,为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问题贡献风景园林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