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罗万银研究员做客“草苑讲坛”,作了题为《高寒草原冻融风蚀坑形成和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学术报告。草业科技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草地资源与生态系孙飞达教授主持。
青藏高原风沙活动问题备受关注,但其地表过程和驱动机制尚不清楚。报告会上,罗万银研究员通过长期定位监测和实验研究发现,深厚的古风成沙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冻融风蚀坑发育的物质基础;溯源侵蚀、水平扩张、纵向加深是其形态演化的主要方式,在L/W≈3时达到稳定状态;巨型风蚀坑的发育经历:孕育期,幼年期,青年期,成熟期四个典型阶段;表面扰动是高寒草原风蚀坑形成的地面临界条件,风力-水力-重力耦合作用加速其侵蚀与扩张;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冻融风蚀坑形成于260a前,指示明清小冰期气候波动诱发的古沙丘活化过程。
在问答环节中,与会师生就青藏高原草地沙化机制、草地遥感监测及草原生态保护进行了深入讨论。此次学术交流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加深了相互了解,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提供助力。
报告人简介:
罗万银,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风沙物理与风沙地貌研究。近年来,对我国主要沙漠和沙地进行了穿越考察,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风洞模拟实验,对二次流在风沙地貌演化的重要贡献进行了详细探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甘肃省重点研发-国际合作类1项,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80多篇,参编专著3部、专题地貌图3幅,《中国沙漠》青年编委,JGR,ESPL,Geomorphology,JAE,《科学通报》等十多个国际著名杂志审稿人。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U)和国际风沙协会(ISAR)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