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是关系到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工程。培育优良学风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探索各学段学风建设方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院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机电学院自2023级新生入学以来,聚焦学生入学适应关键期,积极营造优良学风氛围,打造学风建设活动,助力机电新生扬帆起航。
凝聚合力,助力新生思想启航
机电学院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构建“学院领导-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四位一体协同育人队伍,结合大学适应、身份认知、行为规范、专业启蒙等多个方面,打造“新生启航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在关心关爱中渗透“大学适应第一课”,学院第一时间组织辅导员走入学生寝室,了解新生入学情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树立个人目标。依托新生开学典礼,上好“身份认知第一课”,机电学院院长许丽佳及优秀师生代表以不同的身份角度向新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帮助大家认识大学生身份,提升全院新生的学院认同。组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各专业教师,讲好“专业启蒙第一课”,专业教师带领新生走进专业课堂、走进专业实验室,以“亲耳听”“亲眼看”“亲手试”的形式加深专业了解。紧密联系班主任,利用新生班会开展“行为规范第一课”,通过对校规校纪的学习,对班规班风的引导,强化新生纪律意识,帮助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注重习惯,促进新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生进入大学阶段首先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尽快投入学习状态,机电学院针对2023级学生,采取了“无手机课堂”管理方式,以期实现“人机分离,互促互进”的良好学风。集结各班学习委员作为“无手机课堂劝导员”,落实课前、课间督促,执行情况上报,手机袋管理等具体工作,组织学院学风建设部进行“无手机课堂”数据统计及情况通报,截止目前,累计收到100余条上报数据,且逐渐实现“手机自觉放,课堂认真听”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学风调研座谈会,学院了解到大一同学对于个人时间规划存在一定的困惑,在考虑到学生个人需求以及大学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学院提出以班主任助理为负责人,带领各小班开展每周两次的晚自习活动,各班学生可自由选择自习时间,自由安排自习内容。晚自习活动既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合理规划个人时间,实现中学到大学的缓冲过渡,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学习安排,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朋辈引领,激励新生共同成长
为充分发挥优秀学子朋辈引领作用,激励新生对标优秀,共同成长。11月以来,机电学院陆续开展了“优秀学子进小班”“机电青年成长记”系列榜样引领活动。50余名优秀学子,分别走进15个大一新生班级,就专业学习,个人成长,生涯规划、学生工作、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了分享。新生同学针对个人所感积极地与师兄师姐进行交流,在思想的热烈碰撞中,找寻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机电学子的共同成长。来自于机电学院农机系、电气系、电子系的青年教师们面向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求学历程,身体力行地引领新生树立不怕苦、不畏难、肯钻研、善思考的学习态度,鼓励新生勇于尝试、敢于实践,在不断试错中打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强化专业技能。此次榜样引领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内生动力,促进新生思考个人生涯发展,扣好大学伊始“第一粒扣子”,进一步助推学院新生年级学风建设。
细致服务,支持新生全面发展
“高数、C语言怎么学?”“四六级考什么?”“科创项目有哪些?”“如何参加导师实验室?”面对大一新生的各种疑惑,学院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服务工作。积极对接学院教师及高年级学生,针对大一重点、难点课程制作系列推文,分享相关的学习方法、课外资料、备考技巧。策划并组织大一新生开展四级单词打卡、模拟考场活动,帮助新生了解并熟悉考场规则、考试内容,做好相关的考试温馨提醒,激励新生一次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利用多种平台发布科创信息、二课活动信息,拓宽信息渠道,打破信息壁垒,助力新生获取有用资源,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及科研项目,激励学生想学、能学、爱学,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构建新生年级促学队伍,依托各新生班级学习委员收集并反馈学生意见,为学风建设搭建畅通的交流渠道,推动学院及时根据现实需要做好学生服务,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下阶段,机电学院将坚持以学生本体为出发点,以辅助学生成人成才为落脚点,继续有的放矢地推进各学段学风建设,努力开创学院学风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