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3月3日至9日,教务处在三校区分别组织召开《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教学育人工作推进会,课程组总负责人曹三杰教授,实践课程组负责人康波教授、教务处劳动教育实践课相关负责人、教学院领导及实践课任课教师等100余人参会,会议由康波教授主持。
会上,曹三杰教授深度解读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等。康波教授详细介绍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背景和意义、总体架构和建设情况等。
会议强调全体实践课程组任课教师要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目前面临的困境、要坚定开好劳动教育实践课的信心。开好劳动教育实践课,一定要深刻把握“一正四强,铸魂六器”育人目标,“一正”是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正”;“四强”是指“责任使命感强、攻坚克难意志强、劳动创新能力强、担当奉献精神强”;“铸魂六器”是指“胸育情怀、骨育精神、血育文化、脑育素养、心育奋斗、体育实干”。在“一正四强,铸魂六器”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在劳动教育课程组搭建好的教材平台、慕课平台、课程管理系统平台上,结合专业特点,做实日常生活劳动,做优服务性劳动,做好生产劳动,做特一院一品特色劳动。
会议强调各专业要围绕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自身梳理出的不足之处、教师从观察者角度发现的普遍短板和问题,创新开展针对性强、育人水平高的四类劳动。
会议要求各学院要抓好各专业劳动教育实践课顶层设计,抓细过程管理,特别是学生安全保障,抓强品牌特色劳动。各位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好劳动教育理论,设计好活动方案,组织好教学,关注好学生思想动态,要重视“劳育结合”,劳动教育实践课重在“育”,不可止于“劳”,既要让学生有劳动体验,也要有思想认识提升。
会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对《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授课内容、课程组织、考核方式、课程管理平台操作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与会人员就《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设规模、成绩评定等内容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在学校的总体布局下,全力以赴做好劳动教育实践课的组织教学,实现劳动教育体系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