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团团大讲堂第十一讲——“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腾讯课堂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毛平应邀为1000余名师生解读刚刚颁布的《民法典》。
毛平首先介绍了《民法典》制定的背景和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性,她表示《民法典》自1954年以来,历经60余年5次起草,最终在今年正式颁布,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她围绕法典制定、法典结构、法典内容以及法典特色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做清晰梳理和讲解,特别针对法典中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受到广泛关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
毛平谈到,《民法典》作为母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校园贷”问题频发并引起广泛关注,而《民法典》中针对“校园贷”问题专门编制了相关条文,保障了学生的财产安全,利于提升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讲解很细致全面,让我们对《民法典》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我们应该多去了解、学习并学会运用《民法典》,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来自审计1803的喻浩涵同学在报告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