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扶贫攻坚关键在教育,难点也在教育,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迈进,知识扶贫、教育脱贫成为了时代的呼声。今年的寒假,商学院“向阳”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进行支教活动,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大学生们用青春之能量传承支教薪火,向留守儿童传递知识和关爱的温情。
课辅准备 立牢根基
支教的深沟小学一共有五十多名学生,团队成员进行分组设立“班主任”来提升教学效果,增进学生们的感情和凝聚力。为使讲课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团队成员在线上线下举办多次活动与讨论,不停改进课程内容,做足了充分的课业辅导准备。数学课的理论推演、地理课的图画对照、语文课的背诵实践——团队为每一堂课准备了详实的备课资料和生动的现实案例,以期达到最好的教授效果。
“我并不指望通过一次支教给当地教育带来多大改变,身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能播撒希望的种子,给那里的孩子带去更好的教学资源,所以每一门课的准备都十分重要。“团队成员费洋是一名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的大二学生,第一次来到凉山州参与留守儿童支教的他负责了本次的数学备课。
传知授业 相伴乐学
以语文、数学教学为主要内容,团队成员还将准备的兴趣课程穿插在了孩子们的学习课程中,德育、体育都被充分的考虑在教学计划内。语文的晨读背诵是每天的第一堂课,团队成员早早的来到教室跟着孩子们一起背诵前一天勾画好的文章和诗词,求知好学的朗朗书声从深沟小学传出,“孩子们都特别渴求知识,所以晨读时不敢放松一点的时间来背诵。”负责早读陪读的团队成员姚洪斌这样说道。
早读课后,团队成员便开展准备好的其他课程,受校长的委托,数学成为了本次支教围绕的“主课”,从圆的形成到面积周长的计算,从百分数的意义到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团队成员将数学理论用生活化的语言带给孩子们易懂的诠释,一个个复杂的概念公式变得不再生涩。课后,团队成员还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了辅导,细心讲授例题和解题思路。
而在课程之外,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丰富的团队活动:开展“你很特别”交流分享,引导孩子们走出害羞和抗拒表达,向他人给予真心的赞美;开展体育小比赛和户外运动锻炼孩子们的体魄增进互相的感情,开展歌唱教授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深入了解 家访跟进
为了更为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状况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团队成员在课后进行了家访调研活动。了解到当地因经济条件较差,当地很少有青壮年留住,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大量的孩子处于留守状态,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团队成员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教育及家长关爱状况等内容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和收集,在整理资料后对当地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写出了调查报告和建议书。团队成员费洋这样说道:“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关爱情况正逐步得到解决,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我们也将把支教活动坚持下去,为孩子们继续传递这样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