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正值《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同时也是设立国际志愿者日的第32个年头。为进一步弘扬“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资源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牵头,携食品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开展了以“展我青年风采,扬我志愿精神”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共同将志愿精神融入到三校区师生心中。
明信片寄念,共享感动瞬间
早在11月26日,各校区承办部门就已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和筹备。资源学院面向三校区,以志愿公益为主题,利用邮箱广集明信片图案设计、微博征集志愿者感动事迹,通过i川农平台发布,吸引了全校数百名学生的积极参与。截至12月2日晚,共征集到一百余份精美电子贺卡、数十例志愿者的亲身经历和感人瞬间故事。同一时间食品学院也通过线上征集评选出20个优秀志愿者并进行了奖励。
同时,活动采纳了参与者的建议,也为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参与和理解志愿公益,将征集得到的明信片进行了批量印制进行自助义卖,所得善款会用于寒假支教中为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具。
征集得来的明信片集合(部分)
光华公园送温暖,志愿服务益路同行
12月2日清晨五点半,风景园林学院志愿者工作部组织志愿者骑行至光华公园,为附近的环卫工人发放了数十双保暖手套、数十杯热气腾腾的豆浆,并帮助他们一起打扫了街道和公园的卫生。
十几名志愿者拿着扫帚,勤快、麻利的样子使路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对于同学们志愿服务的爱心我们感到很欣慰,天气渐冷,同学们送的手套对我们很有用处,热豆浆也让我们的心里暖和极了。平时工作虽然辛苦,但这份爱心也让我们觉得值了。”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
心意虽小,但表达了川农大学子对环卫工人们的敬意,希望借此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环卫工人感受社会关心和肯定,也让大家看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增强环保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展现每个志愿者的人格担当。
风景园林学院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分发手套
志愿经历分享,创新公益模式
水利水电学院志愿者工作部积极宣传国际志愿精神,于12月6日下午组织了《大学生志愿故事分享会》,近70个志愿故事和感人事迹,3个小时的用心分享,从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及实务视角,围绕志愿服务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专题分享。其中,17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李艳提到,志愿服务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感,增进了社会信任。
同日晚,理学院志愿者工作部在雅安校区十教报告厅组织了“青春是我们的名片,服务是我们的志愿”主题讲座,法学院社工系李月主讲,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演讲和知识技能培训。针对农业大学的“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特色校训,培训人员准备了富有时代内涵的培训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激励模式,希望打造出全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鼓励同学传递志愿精神,奉献社会,丰富学习生活体验,用笑服务、用爱服务、用心服务。
雅安校区志愿主题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