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找准职业目标,明确自我定位,6月2日下午,环境学院院长张世熔、党委副书记黎明艳为学院2019届毕业生送去了就业与考研法宝。
就业准备早,兼顾多方提高就业质量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张世熔通过多个生动的实例,提醒同学们早准备才会收到好效果。他指出,很多同学不注重平时的学习,部分同学出现课程补考,虽然补考不影响研究生初试,但却是前期学习基础的反映;虽然个人学业上的一些不足可以通过复试时的临场表现和突出的学术成绩来弥补,但是个人思维能力、现场表达能力、学术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另外学术素养相对于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逐步培养起来,所以要做研究就必须早做准备。
黎明艳介绍了大学毕业生6种主要的就业途径,希望同学们做好2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心理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目标,做好角色转变,远离羞怯、依赖、保守、低就、仕途这5大心理。二是注重就职简历的准备,一份优秀的简历除了包括令人赏心悦目的格式、让人欣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能体现求职者的个人素质品质,避免简历写作的6大禁忌。
自我定位准,规划职业提高就业质量
张世熔向同学提出 “为什么要读研究生?”的问题,通过对多种读研究生目的的分析,张世熔告诉大家怎样的同学才能适应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仅仅出于逃避就业或者缺乏科学素养训练的人读完研究生就业可能比本科生更困难,甚至读研究生的时候就会更痛苦。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尽早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准备。
黎明艳副书记也提醒同学,一定要在毕业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职业目标,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和能力,通过swot法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劣势与不足,深入了解目标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二是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发展需要;三是培养职业需要的能力,多思考,多动手,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就业形势明,找准方向提高就业质量
黎明艳结合ppt,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当前的就业形势,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已达82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为43万人,为历史同期最高。她通过翔实的数据与案例介绍了毕业生的大致去向,虽然就业形势依旧激烈,但环境行业目前受到多方重视,人才供应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高质量的学生将有更高的就业率,也会有更好的就业方向,所以,想要高质量就业,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是最明智的选择。而要从事环境专业的工作,无疑保研、考研、出国留学都是非常好的途径。
到场聆听的曾址浩同学说到:“听了张院长和黎书记给我们的讲解,我发现考研需要准备很多东西,不但需要明确的目标,还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合理的准备才能报考,盲目的报考即使考上了,在研究生学习中也会非常痛苦。另外我比较欠缺学术素养,所以我在自己的毕业实验中需要更加认真,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据悉,环境学院接下来还有简历指导、就业见习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同学们的就业、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