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环工系)举行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正式发表或正式接收、等待刊发SCI检索论文15篇,被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3项,申请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重点实验室的培育项目1项,成功申报国家、省部级课题3项,2位老师被遴选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数项横向课题的开展,本科生就业率100%……
短短一年时间,只有12个人的小团队迸发出的工作激情,悄然折射着对农业高校工科建设的全新认识与思考。
唱好戏,还需搭好台
2009、2010年两年内,学校出台了很多新政策加强学科建设,“211工程双支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启动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措施,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
环工系十几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各不相同;心态、性格、观念有很多差异。新政策前,有人跃跃欲试,有人左右观望,也有人继续埋头走路不看方向。
“办好工科难,办好农业高校的工科更难。”系主任邓仕槐教授说,推动学科发展除了“借力”学校的各项新政策外,系上还需要调整思路,搭建更好的舞台。
2009年11月,经过周密思考与反复论证,环工系得到资环学院党政批准,成立了“农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此举绝不是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来引起他人的注目。细观之下,老师们的研究方向一直较散,中心的成立可以把全系的科研力量向“农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重点集中,正是“对症下药”增强科研团队凝聚力的举措之一。
不久,《农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工作考核及经费使用办法》尘埃落定。制度约定了考核指标,对发表SCI检索论文、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重点课题项目、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均做了奖项设置,进一步科学评价老师们的工作业绩。
团结协作,三个小组良性循环
科学研究界盛行的“单打独斗”的科研模式,早已成为不能产生大成果的症结所在,急需“大兵团作战”的国内科研环境下,环工系在积极追求“整体合作优势”。
2009年11月,环工系紧锣密鼓地厉兵秣马,排兵布阵了。
12位老师被组成了“科学技术组”、“横向课题项目组”、“分析测试组”等3个工作小组,一个紧密合作的小团队就此诞生。
科学技术组的老师负责冲击高层次课题、高水平论文和国家专利,同时带动其他组共同投身科研工作。
然而,研究经费不足却是制约科学技术组开展工作的关键性难题,横向课题组通过争取横向课题、开展社会服务来为两个兄弟小组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
实验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地位同样举足轻重,分析测试组的人员则为奋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师生提供实验服务。
不到半年,“1+1+1>3”的团队运行模式效能凸显,三个工作小组优势互补,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柔性引才,加强人才工程建设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大量实践证明,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谁拥有的人才越多,谁就发展得越快。
随着我校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调整和突破,学校集聚人才的“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按照学校的组织程序,一年时间里,环工系分别引进了留学国外1年和6年的两名海外优秀人才,圆满完成了人才引进工作。
同时,环工系仍然倡导和践行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唯年龄的人才观,把每个人都当成“绩优股”,让每人发挥最大潜能。
随着老师们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越来越高,大家兴奋的目光向申报高层次课题的方向悄然转移,全系建立起了比学习、比才干、比进步的工作氛围。
重点研究生培养,推行“双导师”制
记者手中的《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点重点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列出了“十三”条细目。
重点研究生入学之前,先要经过系上老师们的选拔、考核后,才能被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重点研究生除了满足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外,还被要求毕业前至少发表或被接收1篇SCI或SSCI收录的论文,或者公示1项国家发明专利且发表1篇学校认定的重要核心期刊论文。
此类研究生除了接受导师的日常辅导之外,同时还接受新进系里工作的博士的指导。“双导师制”弥补了单一导师所带来的知识结构欠缺,培养过程更加趋于完整,接受“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们是最终的获益者。
环工系是在千方百计地发掘、培养科研上的好苗子,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科建设。
每个月,重点研究生可从系上领取科研补贴,一旦有了研究成果还可获系上的重奖。对于非重点研究生发表SCI或SSCI收录的论文,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者,系上同样给予一定奖励。
今年9月,2007级的两名本科同学收到SCI收录的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的通知,其研写的论文《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aker’s yeast modified by nano-Fe3O4: application of biosorption of methyl violet in aqueous solution》被录用,此期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2.816。
参与横向课题 环工学子名声在外
横向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实践,证明了一个事实:加强产学研结合,不仅可以促进高新技术在农业、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还通过加强与社会沟通,特别是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打响专业的牌子。
一年里,横向课题组在省内开展数项课题研究,学生们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展社会服务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服务社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受到很多单位的青睐。
能力加学历,成为环工系毕业生就业的“杀手锏”。社会服务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认可,社会影响够了,人家主动跑来要毕业生,同学们毫不担心就业前景。
“环工模式,值得宣传和推广”
12日举行的总结会上,5位老师获得环工系2010年学科建设贡献奖,3位老师获得环工系2010年学科建设特别贡献奖。
依据设定的奖励制度,除了学校、学院发放的奖金后,环工系补差27万元,一位老师一下子领走了11.2万元的奖励。
受邀请参会的校工会副主席吴晓斌既幽默又真诚地说:“这次是回家受‘教育’的,看到曾经工作过的环工系一年时间取得的惊人成绩,内心无比自豪。”他称赞环工系把效能发挥到了极致,希望继续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环工系的总结会,传出了利好消息。”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昌全谈到,这是学校的好环境、好政策和上下关心、支持的结果,成绩也得益于过去的基础。每个系都有其特有的基础和特色,希望各系做好自己的总结,认认真真筹划,精心描绘未来。
“系上发展好,学院就会发展好;学院发展好了,学校就会发展好。”科技管理处处长张健仔细阅读了环工系的系列激励制度后,称赞这支队伍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把环工系的成功经验向其他学院广泛宣传与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