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我校副校长杨文钰率工学院副院长马荣朝、吴维雄副教授和农学院王小春副教授及四川“川龙”拖拉机厂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在遂宁市大英县举行的四川省大春生产现场会。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相关厅局负责人,21个州市和20个重点县市分管农业的市长、县长等13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
现场参观过程中,我校丘陵旱地套作玉米动力机播技术展示现场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关注,杨文钰向钟勉等领导汇报了我校研制的适合丘陵区的迷你小四轮及其配套播种机具。这套以迷你型小四轮为动力的系列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轻便化,改原来跟着“铁牛走”的微耕机为骑着“铁牛跑”的迷你小四轮,骑着铁牛种庄稼,真正实现了人和牛的解放;二是高效化,一天可作业60-80亩,是微耕机的2-3倍,节本增效十分显著;三是作业全程化,用迷你小四轮作动力可实现丘陵旱地作物整地、播种、施肥、浇水、覆膜、喷药等多种作业的全程机械化;四是广适性,平地、丘陵、间作、套作、净作都可用。
钟勉听后很高兴,仔细询问了播种机的性能、目前该机具的研制生产情况和价格。他强调,就是要研制这种适合丘陵地区具体生产情况的机具,要求加大研制力度,尽快使其产业化,农机补贴就是要补贴这种适用的农机具。
与会领导、媒体记者观看了播种过程和效果后,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关注。展示区周围的农民也争先恐后赶来看铁牛种地。象山村白角滩村70岁的李云秀老大娘还欣喜的说,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回看到了我们这儿也有机械化了,当农民是越来越安逸了。
丘陵区农机农艺融合研究团队是由杨文钰组织我校农机、农艺各方面的研究力量而成,从2006年开始,团队针对我省旱地的具体生产情况,与“川龙”拖拉机厂合作,着重从套作小麦、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动力机播技术入手攻关,突破多个技术难题,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研制出了迷你小四轮及配套的二款播种施肥机具,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 1项获得授权,发表研究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