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我校农村区域发展系郑顺林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校县合作项目《紫色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及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应用》成功通过成果鉴定。来自我校及雅安市农业局、科技局和其他单位的相关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主要负责人郑顺林所做的成果汇报。该项目为我校农学院与宝兴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宝兴县农业局、宝兴县有机局联合完成。
与会专家主要对项目组研发的成果进行审评,在审查相关资料、现场答疑、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鉴定委员专家组成员一致通过成果鉴定,认为该成果率先在雅安对紫色马铃薯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宝兴县及类似生态区的紫色马铃薯新品种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报紫色马铃薯地方标准一项。建立了紫色马铃薯脱毒繁育技术体系及配套的良种繁育基地,集成了“脱毒种薯、分区布局、规范种植、强化管理、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了示范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推动了宝兴县紫色马铃薯产业发展,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建议加大该成果在适宜生态区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