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课堂·人才培养”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引发的思考

2014-11-26 08:06:54作者:丁海萍 来源:教务处 点击数:

  

  
  11月21日到23日第七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杭州举行,会议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和《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主办,由杭州师范大学承办,全国200多所高校参加,我校也派员参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石鹏建在会上指出,近年来,集视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为一体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兴起,教育部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大学Moocs等多类型课程建设,加强应用,强化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在高校内部的建设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立足自己建设原则,要坚持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聚集力量,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应用与建设结合原则,要坚持应用导向,建以致用;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原则。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等到会做了专题报告。

  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到了一个重大变革时期,高校面临着“网生代”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呈现出新特点,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倒逼高校必须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向转变,受在线开放课程的国际形势影响,MOOCS和SPOCS等课程纷纷涌现,对高校教育教学形成了冲击,产生了重大影响。会议紧紧围绕 “课程·课堂·人才培养”主题,分别从高等教育改革“回归”人才培养主题的“新常态”与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改革;在线开放课程快速发展下的高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应对与挑战等方面展开研讨。从校长级的管理专家到教学一线大师级的教授纷纷登台,结合近年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创新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交流经验与成果。总之,落脚点回归到了“课程·课堂·人才培养”。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我讲课的六字经:懂、透、精、趣、情、德”,“让大学课堂活起来”,“能力目标视角下教师、课堂、教材、学生四位一体的大学课程理念的构建”一系列接地气的专题报告紧紧围绕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什么样能力的学生、怎样来培养?”、“如何正确对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高教面临的核心问题,重申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反映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

  当前中国高校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学改革大讨论,让我们再次回归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索适合我校人才分类教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