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30多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整齐着装,聚集在都江堰校区银杏餐厅,开始了今天的“走进食堂”体验活动。
“请同学们把工作服穿好,扣子都扣上,女生请把头发,包括刘海都扎到帽子里。”为了防止细菌、灰尘及脱落的头发带入操作间,每次带领同学们进入食堂后厨前,生活服务中心主任陈鸿都要仔细交代这些事项。
更衣室外同学们第一次见到脚踏式洗手池,学习了标准六步洗手法后。同学们了解到,食堂员工个人卫生习惯要求严格,均持有健康证,不许留长指甲、涂指甲油、配戴饰品等,工作人员在进入操作间前必须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并洗手。另外,库房中食品原料放置有严格规定,分类放置、均离地离墙10厘米,先进先出,并配备专用的排气装置和温湿度计,保证适合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食物发霉变质。
走进操作间,干净整洁的地面和几个大小不同的加工间映入同学们的眼帘,“鱼类、禽类、肉类为什么要分单独的加工间呢?”细心的同学问到。原来,不同食品原料会携带不同的病菌,不同的病菌承受高温的能力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为了防止交叉污染,所以需要隔离出不同的加工间分别进行加工。同学们还看到:泡菜、鸡蛋也有专间!食品原料在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必须用不同的容器盛装,操作间的墙上挂着各种操作规程,所有食品原料由生到熟是一个单一流向,不能交叉,不走回头路。
“你们家里的冰箱多长时间清洗一次?”现场同学有的说“半年吧”、“一年”,有的只是摇摇头。经陈主任介绍,食堂冰箱每周需清洗两次,植物类与动物类食品原料、生食与熟食不能混装。熟食冰箱放置在凉菜间,凉菜间的卫生要求很高,由厨师长管理,保证专间、专人、专消毒、专冷藏、专用具的“五专”要求,只有配备了凉菜间的食堂才能售卖凉菜。最后,同学们参观了洗碗间,齐全的清洗、消毒设备,严格的洗碗流程,使得在场的同学连连点头。
最后同学们还参观了留样,体验了试尝环节。“之前有担心过食堂碗筷消毒不彻底,但是通过今天的参观,我觉得完全可以消除顾虑了”,“比我们家厨房都干净,回去和我妈交流一下,再配一把切熟食的刀和案板”,“为了身体健康,以后我还是少吃外面的食物”,同学们一边品尝,一边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着。
4月份以来,已有近300名同学每天分批的走进食堂进行实地参观,了解食堂的环境卫生、食物的加工流程、食品安全保障及基本的卫生常识。
据悉,自2013年以来,“走进食堂”作为美食文化系列活动之一,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好评,特别是本学期同学们报名踊跃。从今年开始,“走进食堂”活动将作为校区生活服务中心的常态化活动开展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让更多想要了解食堂后厨的同学参与进来。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与实地参观活动,不断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加同学们对后勤工作的理解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