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汤浩茹研究团队指导的博士生王燕基于其博士论文实验结果的研究论文“Phylogenetic insights into Chinese Rubus (Rosaceae) from multiple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DNAs”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4.495)在线发表。
园艺学院汤浩茹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树莓、草莓、樱桃和柚子等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在树莓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就得到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树莓是悬钩子属植物中果实可食用于园艺栽培生产的特色果树种类。悬钩子属植物不仅种类繁多、变异大、类型复杂,而且广泛存在无融合生殖、杂交和多倍化等现象,致使该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等问题一直争议不休,因而也阻碍着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团队教师王小蓉教授的指导下,王燕博士通过课题组多年大量考察和收集的中国悬钩子属植物资源,从中筛选出代表悬钩子属6组17亚组的106种(变种)共计142个个体为材料,利用3个叶绿体DNA(rbcL, rpl20-rps12 和 trnG-trnS)、核糖体 ITS 以及 2个低拷贝核基因(GBSSI-2 和 PEPC)为考查对象,首次全面地揭示了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及进化关系,并对该属多倍体的可能起源模式进行了探讨,对部分存在分类争议的物种提出了分类处理建议。
该研究结果为世界悬钩子属植物的分类与进化以及进一步发掘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