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由农学院团委主办、农学院团委实践部承办的农学院第二届杂交稻种植与全生育期管护技能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农学院副院长任万军教授,植物保护学系主任龚国淑教授、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系陈勇副教授等担任了评委。
比赛历时5个月,共吸引了全校134个小组的349名同学参与,经过前期评比,有40个小组进入成果展示和评比环节。2日上午,参赛选手们怀着激动和骄傲的心情,早早地将自己认为长势最满意的水稻小心翼翼地搬到第三教学楼前的比赛地点,向大家展示自己悉心照料五个月的水稻。上午10:30评比开始,每组选手站在自己种植的水稻面前,简要向评委介绍自己这5个月来的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的管理过程,评委们认真翻看和观察各组成熟期水稻的叶色、株叶形、分蘖成穗、穗子大小和充实状况、病虫害等情况,判断比较各组水稻的长势和存在的问题。评比后,任万军对本次比赛做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参与比赛的热情和比赛中的努力与坚持,并结合水稻栽培过程的株叶型特征、群体构建、产量形成规律、水肥管理等的理论知识,分析了正常管理下植株应有表现和部分参赛选手们的水稻植株表现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为所有参赛同学上了一堂深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稻栽培学课程。
综合专家评比和栽培管理记录评比结果,最终评出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10组,以及参与奖14组。
参赛同学表示,水稻种植和全生育期管护大赛,是一场理论知识与实践检验紧密相结合的“马拉松”。从种子发芽试验、育秧、秧苗移秧、水肥管理、病虫鸟害防控等过程,历时5个月,尤其是今年暑期的高温,对大家坚持的考验。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