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拿砝码来!”“没有了,总不能把砝码箱放上面吧!”在一个盛满沙子的木箱上方,整整齐齐地摞了50个5.1kg的砝码。箱中沙子不是呈散乱状,而是在同学们用极其普通的白纸搭建的保护层下规规矩矩地分层堆放着。这保护层非常牢固,在五百多斤的重压下依旧能保持原样。
10月18日下午2时,防震减灾实验室外,第五届结构设计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曾立家、副书记秦之香、副院长邹祖银、各系室负责人及300余名同学参加活动。活动由刘国军老师主持。
在老师和同学代表做完简短的发言后,大赛进入最为重要也最紧张刺激的结构加载环节。
大赛分成了两个战场:建工组的承重结构设计比赛和岩土组的沙土承重比赛。岩土组的比赛十分精彩。选手们用赛方提供的白纸,为木箱中的沙子搭建一个承重结构。也许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赛方只准备了50个砝码。但是,这届选手的实力都不容小觑。时间才仅仅过去将近10分钟,就有一个小组完成了结构的搭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该结构在承受了34个砝码后便塌陷了。但是这只是开始,在接下来的检测里,数支队伍的结构都承受住了50个砝码的考验,让赛方大叹精彩!
另一个战场就不那么平静了。建工组的木质结构在比赛前都已基本完成,但是由于选手们几乎都没有进行赛前测试,在老师进行检测的时候,遇到了无法安装检测设备、无法放置砝码的问题,但是在老师们的耐心调试和选手们的不懈努力下,难题被一个个克服。和岩土组一样,建工组也远远超出了赛方的预想。在测试开始前,老师认为第一次测试就将淘汰一半多的人。但是第一个参赛结构就完美的承受了第一次测试的三次加码,并且也经受住了第二次测试的考验。后来的结构也不堪示弱,虽然形状各异,但是都接受住了砝码的考验,让评委老师啧啧称赞。
结构设计竞赛是学院落实“卓越土木工程师培育行动”而开展的一项赛事,旨在通过深抓学科竞赛,强化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与省赛、国赛接轨,为全省、全国相关赛事选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