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十五期“川农青年说”分别在三校区热烈开讲。本期活动以“支教逐光行,青春赴西部”为主题,邀请了15位学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分享他们扎根西部支教的鲜活经验与动人故事。

风沙砺志,于边疆点燃星火
和田分团团长简梦涵带领团队深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策划开展“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浸润学生心灵;和田分团的刘佳伟参与组织传统文化小课堂、“暖冬行动”等活动,鼓励孩子们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墨玉分团团长林文带领孩子们到问勇路祭奠英烈,在街头夜市上童声唱响《爱我中华》。课堂内外,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广阔世界、追逐远大梦想的种子。
细流润心,用深情守护成长
在雷波民族中学,支教团成员张佳艺、罗羽晨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成效,更以细腻关怀守护学生成长。张佳艺所带班级里,有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得知女孩喜欢唱歌后,她主动邀请女孩到办公室一起哼唱。一首首彝族民谣不仅卸下了女生的心防,也搭建起师生间温暖的沟通桥梁。面对一名热爱足球却常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罗羽晨选择以鼓励代替责备,引导他将对足球的热爱与运动精神融入学习,慢慢从“课堂捣乱者”变成“主动学习者”。“老师,你讲课的时候好耀眼,我以后也想当老师!”孩子的心声让罗羽晨深受触动。
而在雷波县城关小学,面对起初毫无学习欲望的孩子,支教老师成欣选择“蹲下来”倾听需求。她主动开设美术社团,用色彩与创意唤醒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他们建立自信。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实现了从“不敢开口、不敢下笔”到“主动举手、争相展示作品”的蜕变。
爱心化雨,梦想在彝乡绽放
在雅安市石棉县,肖桐、蓝凡响、张又衡、石瑾玲四位支教老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孜孜不倦地辅导学生。他们的付出最终化为全班同学成绩提高后的灿烂笑容。原本内向的孩子会悄悄制作“最美教师”奖状送到老师手中,曾经不服管教的学生,在离别时也会攥着书信红着眼眶诉说不舍。
此次“川农青年说”分享会,生动呈现了川农研支团在西部多地的育人实效:支教老师们既深耕课堂提升学业成绩,又通过因材施教、情感关怀与特色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自信心,更将爱国情怀、奋斗精神深植学生心中。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川农青年说”为载体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川农学子在青春赛道上找准方向、奋勇前行,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