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学院以双创为引擎 推动学风建设迈入新阶段

2025-11-03 11:05:14作者:宋宇轩 杨丽萍 审稿:马海 来源:水利水电学院 点击数:

  

近日,水利水电学院双创赛事捷报频传,继彝光焕能团队基于民族语音交互的干旱区水光储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系统项目斩获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国家一等奖后,状元墨脉·山水经纬团队基于在地文化基因解码的景观业态重构项目和天-地协同多模态减灾智能体团队项目相继斩获该赛事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同时三大双创社团——学生“水动力”科研兴趣社、能源与动力科创社、“沃野”农业水利科技社的正式成立等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学院以双创实践推动学风建设的工作迈入新阶段,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水利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双创赛事屡创佳绩,实践育人结硕果

水利水电学院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课程引领+项目孵化+竞赛赋能”的双创育人体系。近一年来,学院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四川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多项重要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16项,获奖覆盖测绘技能、工程设计、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数量与质量均实现显著提升,充分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中的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现了水利学子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彰显了学院在学风建设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重要成效。同时,通过备赛参赛,学生主动查阅文献、优化项目方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三大学生社团成立,双创生态再升级

为进一步巩固双创育人成果,拓宽学生双创实践平台,水利水电学院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精心筹备并成立了学生“水动力”科研兴趣社、能源与动力科创社、“沃野”农业水利科技社。

学生“水动力”科研兴趣社聚焦于水资源利用、水灾害治理相关科研研究,紧跟数字化发展,培养学生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科研研究相结合能力,激发学生科研热情,以兴趣推动个人发展;能源与动力科创社则聚焦能源高效利用、动力系统优化等方向,组织小型科研项目与技术研讨,对接科创赛事,提供备赛培训、作品打磨、材料申报等支持;“沃野”农业水利科技社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粮食安全重大需求,深耕“智慧灌溉”、“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数字灌区”等前沿方向,致力成为学院培养农业水利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三大社团的成立,是学院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延伸双创实践链条的关键一步。学院社团通过部门协同,为成员搭建“科研+升学+竞赛”一体化科创平台,推动专业实践与能力提升。三大社团着力于通过专题讲座、技术沙龙、项目路演、校企对接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常态化的双创训练和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梦想,推动形成“人人思创新、人人能创业”的良好生态。

以双创促学风建设,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水利水电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双创工作与学风建设深度融合、同向同行。通过双创比赛的“催化剂”作用和双创社团的“孵化器”功能,学院成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新了学习方式,提升了综合素养。

一方面,学生在双创活动中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拓展学科视野,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强化,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双创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担当意识和攻坚克难毅力,这些优秀品质反哺于日常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巩固了学风建设成果。

未来水利水电学院将持续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支持,推动双创资源与教学科研资源的深度整合,努力培养更多既有扎实专业基础,又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水利人才,以双创工作的新成效推动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水利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求学记】詹洁:步履不停 追光而行
    【求学记】詹洁
  • 【求学记】詹洁:步履不停 追光而行
    【求学记】詹洁
  • 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我校师生热议党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