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3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粮油作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课题五“荞麦等杂粮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与保护”承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雅安两地顺利召开“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点与异位保存圃专家鉴定会”。专家组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杨武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王述民研究员、四川大学林宏辉教授、西昌学院王安虎教授、四川省种子站周会正高级农艺师等组成,通过现场考察与专题汇报,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

专家组先后考察了成都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点和雅安异位保存圃,听取课题负责人陈惠教授关于资源收集、技术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等突破性进展的系统汇报。经质询与充分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组建设的3个原生境保护点选址科学,覆盖不同海拔及生态类型;2个异位保存圃设施完备,已保存种质资源525份。建设内容完全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要求,在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专家组就保护点与资源圃的后续管理、创新利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杨庆文研究员总结强调,野生金荞麦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生物多样性维护;本次鉴定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课题取得关键进展,为后续科学建设和创新利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