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学校党委统战部、学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生命科学学院党委承办的“海归同心·筑梦川农”海归讲坛第十七期在雅安校区10教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坛特邀曾留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昊洲博士主讲,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朱长文主持,吸引2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李昊洲以《经世致用——科技自立与创新使命》为题,围绕“留学经历、科研工作、欧洲见闻、归国使命”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她从欧洲多元的学术生态与人文风貌切入,分享了荷兰在农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前沿理念,并以此为鉴深刻阐述在我国“十五五”新阶段,农业领域为何必须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鼓励青年学子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
结合欧洲留学见闻,李昊洲分享了跨文化交流中的温暖与挑战。她谈到,海外求学期间既感受到国际友人的善意与尊重,但也直面了国际舆论中对中国存在的误解与偏见。“唯有国家强大、科技自立,方能击碎不实之词,赢得世界尊重”。她引述王阳明等先哲思想,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自强的内在联系,呼吁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以专业实力讲好中国农业科技故事。
谈及归国选择时,李昊洲表示:“出国是方式,回国是使命。”国内蓬勃发展的科研环境与国家对农业科技的战略重视,让她坚定了回国贡献的决心。希望同学们珍惜国内科研环境,把握留学机会,但更要牢记:个人的成长始终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
“海归讲坛”是学校党委统战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展示留学归国青年教师风采,激发新时代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累计邀请17位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海归学者登台分享,后续将持续邀请更多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参与专题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