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校园,学风盎然。日前,四川农业大学2025年“头雁”项目第二期培训班举行专题授课。四川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专委会副主任,我校原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以《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题,为全体学员作专题讲座。

庄天慧教授从战略背景、理论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县域富民产业对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壮大县域产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部署的具体实践。课程中,她结合攀枝花芒果、苍溪猕猴桃、雷波脐橙等四川本土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县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要素保障不足及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多元主体、推动转型升级、强化联农带农等四条实施路径。
在互动环节,学员们围绕政策理解、技术应用、品牌建设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庄天慧教授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一作出深入浅出的解答。课程结束后,学员们意犹未尽,仍在教室外簇拥着庄天慧教授继续交流,形成了“移动课堂”的生动一幕。
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学员何迈谈到,课程理论扎实、讲解清晰,尤其强调了三产融合与联农带农机制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韩晓春认为,通过此次学习,对县域富民产业的战略意义和发展逻辑形成了系统认识,体会到该部署是乡村振兴的“强引擎”与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丁茂知表示,县域富民产业虽立足县域,却关乎乡村振兴全局,未来应坚持“县域统筹、特色引领、联农带农、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
本次授课不仅为“头雁”学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也体现了四川农业大学在服务乡村振兴、培育乡村人才方面的责任与担当。学员们表示,将把所学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实际行动,为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头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