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农业农村部第944号公告,由我校园艺学院汤浩茹教授领衔的梨育种团队自主培育的梨新品种‘蜀早脆’(GPD梨(2025)510008)、‘蜀早蜜’(GPD梨(2025)510009)成功获得国家新品种认定。这是继2022、2023年‘蜀都’系列获得认定以来,团队在早熟梨育种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蜀早’系列首次获得国家品种认定,标志着我校梨育种工作已基本形成“储备一批、认定一批、推广一批”的高效育种创新体系。
四川是全国梨栽培的主要区域之一,区域气候环境导致较长江中游梨产区提早10~15天,如何充分挖掘四川早熟梨的品种优势,是园艺学院梨育种团队一直以来的发力方向。‘蜀都’系列梨品种能将梨的成熟期提早至7月上旬,而‘蜀早’系列再次突破,能较‘蜀都’系列更早7天左右,在6月底成熟上市。该品种不仅在抗性、丰产性和果实品质性状等方面表现优异,更在多点区域试验中展现出对不同区域条件的广泛适应性,具备了规模推广应用的较大潜力。此外,与以往品种相比,‘蜀早’系列的选育过程更深度地融合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学分析等生物技术,是团队探索生物育种理念的创新实践。
“一步早,步步先,从‘好品种’到‘好效益’的转化是关键”,据团队负责人汤浩茹教授介绍,今后团队除继续专注梨早熟品种特性的挖掘,也将聚焦栽培技术的优化完善,最大程度发挥品种优势,为四川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