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珍档】杨开渠抗战诗歌手稿彰显川农人爱国精神

2025-09-26 11:01:16作者:瞿晓静 杨雯 审稿:潘坤 来源:档案馆 点击数:

  

抗战时期四川粮食输出居全国各省之首,粮赋贡献总量占到全国三分之一。而我校前身当时的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杨开渠教授(学校迁雅建院后首任院长)主持的稻作室等农业科研机构对粮食增产的研究,强有力支持了四川抗战时期的粮草输出供应,对全国抗战胜利贡献巨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校史办公室通过杨开渠教授档案材料,搜集整理到他于1938年为宣传推广再生稻技术的同学们所作的现代诗《我们的任务》,以及他剖白心迹、自我勉励的旧体诗。其内容如下:

我们的任务

——赠给出发宣传再生稻栽培同学诸君——

(其一)

历史已注定了我们青年人的任务:

我们不到前线去拼命;

我们就当在后方来竭力!

咄!我们不该有苟安的妄想;

   我们不该存畏难的心理;

    我们不该现怠丧的神情!

干吧!我们应该流尽我们的血汗;

     我们应该绞尽所有的脑汁;

     我们应该吃尽一切的苦痛!

   干吧!我们没有休息;

我们没有慰安;

我们没有享乐!

直至我们的国耻昭雪;

我们的民族自由;

我们的任务完成的时候!

去吧!用我们青年人热情之火;

传导到冷落的穷村陋巷,

把握住历史的车轮,

创造出光明灿烂之果吧!

1938.3.4 K.G.

(其二)

历史已注定了我们的任务

我们不到前线去拼命

就当在后方来竭力!

咄!让近视的人们悲观现局吧!

让怯懦的人们恐惧轰炸吧!

让无耻的奴隶投降寇敌吧!

看!白雪是我们纯洁的象征,

听!狂风是我们勇敢的怒吼!

走吧!为了我们悠久历史的光荣;

     为了我们伟大民族的生命;

     为了世界的永久底(的)和平!

走吧!到农村去,

      农村是我们抗战底(的)基础,

      农民与前线的战士同样,

      增加生产可把抗战的力量增强。

走吧!用我们青年人热情之火

      照耀到冷落的穷村陋巷,

      执行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任务,

      完成我们应尽的责任吧!

K.G.

抗战感怀

我有热血红如纸,

愤向丑虏虏尽死,

丈夫之身誓许国,

羞道全躯保妻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科技助力“天府粮仓”焕新颜
    科技助力“天府
  • 我校水禽遗传育种与繁育团队揭示鸭产蛋量与蛋壳颜色遗传调控基础
    我校水禽遗传育
  • 我校水禽遗传育种与繁育团队揭示鸭产蛋量与蛋壳颜色遗传调控基础
    我校水禽遗传育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