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学徐洛浩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师生带来题为《动物基因组与染色体演化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刘贺贺教授主持报告会,相关领域百名师生参加报告会。
徐洛浩教授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脊椎动物染色体起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历程,并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在基因组学与染色体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多项创新成果。他详细介绍了基于文昌鱼重构脊椎动物全基因组加倍(WGD)历史的研究,揭示了两次WGD事件前后关键的染色体融合机制,并完成了多个物种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包括首个农业动物全基因组完成图、鸟类近T2T二倍体基因组以及鹌鹑完整基因组等。在鱼类基因组方面,研究聚焦于裂腹鱼等多倍体物种,通过基因组组装与演化分析确认各分支均为同源多倍体,并结合基因型比例与细胞遗传学证据,深入阐释了“再二倍化”过程及其异质化特征,指出染色体融合与倒位是二倍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些系统性工作为理解物种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数据支撑。
报告内容涵盖了比较基因组学、群体基因组学、性染色体演化等前沿领域,展示了多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Genomics》《PNA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的研究成果。在互动环节,徐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基因组组装策略、研究方法优化及未来合作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讨论,为相关科研团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启发。
报告人简介:
徐洛浩,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生物信息学会进化信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21)、重庆市杰青(2024)等人才项目,担任JGG、GPB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动物演化基因组学研究工作,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近5年来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2024),Cell Genomics (2024),PNAS (2023a、2023b),Genome Biology (2021)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