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教师团队凭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斩获两项荣誉,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智能教育应用探索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高等教育(方向二:AI智能体开发与创新应用)赛道中,由翟强、卓勇、刘涛老师团队完成的《猪营养垂直智能体构建及其在〈动物营养学〉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项目荣获一等奖。该智能体基于DeepSeek大模型,整合猪营养数据库与教学资源,构建了“精准诊断—个性化方案—动态评估”的闭环教学系统。通过智能体,教师可快速生成定制化教案与虚拟实验场景,学生则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获取实时指导,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验成本高、个性化辅导不足等难题。项目成果已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中落地应用,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率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度。

在高等教育(方向一: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应用课例)评选中,王贵胤老师的作品《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荣获三等奖。该课例聚焦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过AI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场景,将抽象的土壤修复原理转化为可视化动态模型,引导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掌握污染治理技术。课程设计融合生成式AI工具,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与实时学情反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工科类课程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
本次大赛以“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数智创变未来课堂”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高度重视教师数字素养培育,通过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搭建智能教育实验室、开展专题培训等举措,鼓励教师探索AI在教学创新、智能体开发、专业发展等场景的应用。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教师团队创新实践的肯定,也彰显了学校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坚定决心。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推广优秀获奖成果,打造更多智能化教学样板,为建设教育强省、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川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