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由我校动物营养研究所牵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动物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启动会在成都校区召开,标志着该重点实验室在四川省科技厅完成优化重整获批后,正式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启动会由动物营养研究所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任虞洁教授主持,我校校长吴德教授、畜牧学科带头人陈代文教授、科技管理处副处长杜俊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何军教授,实验室主任、营养所所长车炼强教授、所党委书记钟邦胜,新希望六和首席产品官兼饲料BU产品部总经理禹爱兵、四川德康农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舒鼎铭等30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
吴德强调,实验室建设需践行“顶天立地”理念:“既要瞄准国际前沿开展理论创新,更要扎根产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他提出三项关键举措:一是机制突破:推行“双聘制”,允许教师到企业兼职,职称评审向成果转化业绩倾斜;二是数字赋能:布局智慧养殖、智能营养研究方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饲喂中的应用,实施智慧养殖、智慧营养;三是开放共享:设立企业开放课题,吸引行业资源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造“产学研用”利益共同体。
杜俊波表示,未来科技管理处将从强化资源整合、深化校企联动、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
车炼强对省重点实验室的战略意义和实验室定位、建设基础、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运行管理、人员队伍、条件保障六个方面的重整情况进行汇报,并对下一步实验室建设进行深入探讨。禹爱兵、舒鼎铭及其团队成员对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未来的深入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探讨。
最后举行了实验室授牌仪式和实验室副主任聘书颁发仪式,吴德向实验室依托单位颁发了牌匾,车炼强为禹爱兵、罗何峰颁发了实验室副主任聘书并合影留念。
与会专家围绕实验室发展方向展开研讨总结。专家指出,实验室当务之急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体制束缚,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将企业生产难题转化为基础研究课题,实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实验室作为专业硕士、博士联合培养基地,要推动研究生“课题来自企业、论文写在车间”,同步解决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与企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