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13日,我校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科创训练营在成都校区顺利开营,教育部首批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投资人方铭洋、丘锡彬分别为来自三校区的40余支团队、300余名师生开展了专题深度辅导。
本次训练营培训对象为参加202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校赛团队,训练营采用普通项目“N+1”集中培训和重点项目“1+1”跟踪辅导相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分类分层动态精细化打磨提升,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创意识和能力同时,帮助团队利用寒假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科创项目省赛、国赛竞争力。
“科技创新组竞赛核心就是比技术创新,选题背景要依托于重大的国家战略级问题和需求,技术部分的展示要体现技术的难度、主导性和学生的思考”“乡村振兴组项目要注重团队成员的个人实践场景和故事,增加学生在助乡村振兴一线的感悟和蜕变。”……在“N+1”集中培训中,方铭洋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备赛解析”为题,围绕五个参赛组别深入剖析了校赛复赛阶段项目存在的“参赛组别不够清晰”“背景不够聚焦”“案列不够精准”等共性问题,分别针对性地从“参赛组别与要求”“项目切题逻辑与要素”和“案例展示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他强调,不同的参赛组别都应注重具体成果的展示和真实案例的挖掘,从而突出项目实践性和价值。此外,他还建议大家利用社交媒体检索项目关键词,学习并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让项目更有张力。
“问题阐述要紧扣国家政策,突出必要性”“要抓住农业问题核心,比如提质怎么做?货销怎么做?”……“1+1”精准辅导中,方铭洋和丘锡彬两位科创业导师分别对前期校赛遴选出的10支训练营重点项目进行了一对一深度精准指导,提升项目竞争力。辅导以项目团队首先对项目进行介绍和展示,辅导老师从项目组别和所属专业领出发,针对每个项目背景、发展现状提出问题,并从背景逻辑、项目亮点、案例展示等方面与团队进行探讨的方式进行,为团队给出精准的建议和指导,更有针对性地帮助项目提升质量。“原来我们背景介绍还是不够精准”“看来技术与项目案例展示的逻辑性还需要继续完善”“落地案例数据、资料不够完整,接下来要利用假期逐一补充”培训结束后,团队纷纷表示,老师的讲解,对作品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对下一步修改方向更加明确。
接下来,各团队将在校内外双创导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寒假和科创训练营系列专题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项目,增强项目核心竞争力。科创训练营的举办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N+1”集中辅导

“1+1”精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