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1日,由李仕贵教授率领的“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19服务团一行5人赴宜宾市开展科技下乡技术服务。
正值宜宾水稻插秧时节,又逢前期春旱,专家组实地调研了宜宾翠屏区、高县、三江新区旱情对水稻栽插的影响。由于近期几场有效降雨,大大缓解了旱情对水稻栽插进度的影响。专家组针对实际情况,对田地整理、保水保墒、秧田管理、水稻返青后肥水调控等提出相应指导意见。
在宜宾市三江新区江南镇的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调研现场,宜宾市农业局粮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郭威对示范区中长期规划、前期投入、基础建设等情况进行介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江青山介绍了水稻品种展示、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针对“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李仕贵教授及专家组成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对示范区未来发展思路提出建议。
在随后的交流会上,宜宾市农业局、宜宾市农科院与专家组就水稻相关政策措施、人才培养、产业保粮稳粮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科技服务专家团表示,接下来将与宜宾市相关农业部门、科研单位、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对接,开展技术交流和深度合作,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保障,用科技力量支撑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
4月22日,由李仕贵教授率队的“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服务19团一行5人到泸州市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上午专家服务团一行首先到叙永县糯稻现代农业园,调研园区建设,生产难点与痛点,一二三产结合,以及糯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
专家服务团在叙永县糯稻现代农业园开展座谈交流,叙永县农业局、马岭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叙永水稻生产和糯稻产业发展状况。副教授朱军汇报了近十年与叙永在糯稻资源创制、新品种选育、科技服务、科技扶贫、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工作。专家服务团针对叙永县水稻生产现状,提出根据海拔、气候进行水稻品种布局,并以此为基础打造特色水稻产业;同时利用气候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优质米”品牌,提高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入;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轻简化、宜机化水平,打造深丘高标准农田建设“叙永实践”。李仕贵教授表示,专家服务团将继续支持叙永水稻全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专用型糯稻新品种的培育、实用新技术的实施、人才培训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助推当地糯稻全产业发展。

据悉,2014年以来,水稻研究所就与叙永县政府及当地企业,在糯稻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校地、校企”合作。校、所两级主要领导多次到叙永实地考察和指导工作,以科技赋能推动叙永县糯稻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以糯稻产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下午,专家服务团一行又赶赴泸州龙马潭区开展技术服务。专家团队首先到“罗沙贡米”核心产区—龙马潭区特兴街道罗沙村考察了“罗沙贡米”种植情况,对栽秧后的田间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建议。在随后的交流会上,泸州市农业局、龙马潭农业局介绍了近年对“罗沙贡米”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未来的规划。专家团特别强调维持“罗沙贡米”米质特性及发挥富钙、富铁的内在优势的重要性,建议“罗沙贡米”在龙马潭区及泸州市扩区工作提前布局。朱军副教授详细介绍了“罗沙贡米”提纯复壮和镉低吸附定向改造等工作开展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解。下一步,专家服务团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解决“罗沙贡米”遇到的困难及瓶颈问题,为特色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